晴時多雲

潛艦國造

◎ 王志鵬

先前媒體報導,國安會密集就「潛艦」為主題的軍購議題召開會議,並再次檢視建造潛艦必要性與技術轉移國造的可行性。不過國防部軍事發言人卻表示「應該是不太可行,美方並不同意台灣擁有建造潛艦技術,加上台灣本身評估國造潛艦並不符合成本效益及需求,畢竟潛艦仍有台灣無法取得的關鍵技術。至於未來購買潛艦是『原裝進口』,還是『回台組裝』,海軍還要進一步評估。」筆者有不同看法:

一、美方擔心兩岸軍力失衡,台灣充實防衛能力採購不足,卻不同意台灣擁有建造潛艦技術,其原因為何?是否能夠請海軍公開說明清楚。

二、潛艦國造何以不符合成本效益及需求,此評估的基礎依據為何?潛艦國造的效益係國家整體利益層次,此評估國防部與海軍有能力進行嗎?就算是「原裝進口」或「回台組裝」的效益,海軍如何評估?行政院之前成立的「潛艦國造跨部會推動小組」研議的過程與結果似乎不是如此。

三、倘若國防部與海軍有能力進行評估,又何必花費上億元經費委請「美海軍國際計畫處潛艦專案小組」協助擬定「獨立價格評估(ICE)」初步文件。

四、海軍與中船公司於一九九五至一九九七年期間,曾針對潛艦國造進行全面性完整評估,原始完整文件存在海軍,一部份則於中船公司,此案歷經十年之久,建議行政院要求海軍解密,公開當初評估之細節與結果。

五、潛艦國造是國家產業技術升級成長的既定方向與目標,藉由國外技術轉移亦是漸進掌握,並非一蹴可幾;縱觀亞太周邊國家澳洲與韓國,皆於十年前經由採購潛艦技術轉移,如今成為自製第二代潛艦的國家,連巴基斯坦與印度都可以在法國建造商協助下建造潛艦,十年前台灣的造船能力與設備會比這些國家差嗎?

對於台灣擁有潛艦艦隊的期盼已歷經數十年,在美方不希望在其國內設立生產線的契機,台灣若不力爭,在前花費大筆經費獲得八艘實體潛艦,在後必須支付二至三倍的整體後勤維修費用的情況下,倒不如早點思考擬定其他替代方案。

(作者著有《台灣水下艦隊之路》)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