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又是氣象局的錯?

◎ 張安迪

七月九日甫說等待「熱帶氣旋」的馬總統,十天後一語成讖,颱風卡玫基來襲,至今,已造成十多人死亡,農業損失更超過四億新台幣。颱風過後,總統勘災,兩度點名氣象局錯估情勢。

其實,馬總統逢風雨之災就將矛頭對準氣象局,也不是第一次了!二○○一年,納莉颱風橫掃北台灣,時任台北市長的馬英九當時在屏東縣為國民黨籍候選人站台助選,媒體問道是否擔心颱風災情,他還回答:「我們已有萬全準備」。沒想到這和總統選前的「準備好了」一樣,事實並不然,最後納莉颱風造成台北市二十七人死亡、三人失蹤、六戶房屋全倒、四千一百五十一處地下室淹水、六十二萬戶停電。災後,馬英九坦承疏失,不過疏失所在是「納莉颱風雨量遠超過預期,加上氣象局預報資料無法讓市府準確掌握颱風規模,以致釀成重大災害。」

二○○四年,八月二十五日和九月十一日來襲的艾利、敏督利颱風,再讓台北市民飽受淹水之苦。已經六年過去了,一九九八年參選時誇口選他當市長「台北市絕對不再淹水」的承諾早已隨風雨飄散。這兩次的颱風,馬英九對氣象局預報能力提出高度質疑,他說:「氣象局未預先告知大雨可能降下多少毫米、下在哪些地區!」然而,就以敏督利颱風為例,當時氣象局已預測雨量達一千毫米,但仍造成重大災害,難道一有災情,就是預測不準嗎?

氣象變化莫測,預報難以強求百分之百正確。這次卡玫基颱風肆虐,氣象局在一開始的總雨量預測確有低估,但是於十七日晚間十一點發佈時就已大幅上修預測。問題在於若是預報完全正確的話,這次災情就不會這麼慘嗎?政府面對颱風來襲,真的有所準備,準備好了嗎?十八日早上,當中南部風雨交加之時,馬總統仍在台大醫院作個人健檢,難道這就是「苦民所苦」?

(作者為中山醫學大學學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