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國共共主胡錦濤

■ 呂一銘

三二二後,由胡錦濤主導的「胡蕭會」、「胡連會」,及「吳胡會」的「覆核」各項兩岸復會細節,乃至六一四接見江丙坤,提新十六字訣:「平等協商、善意溝通、積累共識、務實進取」,可說是整套對台戰略的緊密精緻舖陳,讓甫上台的馬政府面子十足(像協助落實馬的通航、觀光兩項政見),然骨子裡,卻是一種蠶食鯨吞的軟著陸,讓台灣無形中成了「甕中之鱉」,轉向內政化(三通云云就是向一中市場傾斜)而不自覺,等於用溫水煮台灣,這才是真正高竿。

特別是胡錦濤處於內憂外患,能藉兩岸的歷史機遇,一舉扭轉乾坤,既可抓住國內民族主義的勢頭、穩住鷹派勢力(前亞太副助理卿謝淑麗在《外強中弱的中國》書中提到),並向國際展現和平誠意(有望爭取諾貝爾和平獎),不僅模糊了西藏、奧運和川震的諸多劣勢,還使「中華民族」成了兩岸復談的最大公約數,亦使台灣幾變成發揮中華民族同胞愛的工具,進而變成中國的「大客戶」(借用大前研一觀點)。而於恢復「江陳」會談後,亦給台灣民眾一點小甜頭,優先討論參與世界衛生組織的問題,附帶條件是:「雙方得共同努力,創造條件,逐步尋求最終解決辦法」,暗指須視台灣親中程度而定;另邀連、吳、江等「軌道」要角,參加八月奧運共舉聖火活動,一舉多得,誠為高手。

台灣歷經「反共」、「恐共」,基本上仍有心防;然到了所謂兩岸「和解」的新階段,自是信疑參半,迎拒之間的複雜和矛盾,由朝野對兩岸復談交流的褒貶互見,不難看出。特別是兩岸若自此從敵對轉為「國內」問題,勢必掏空台灣主權,我政府實應建立透明相關的監督制度及機制,杜絕「密室交易」,諸如政黨人士經營商業、牟取政經利益、談判協商代表人物等,皆須有規範。

不可諱言,台灣在「知彼」層面工夫顯然不足,譬如從二○○五年四月「連胡會」宣布成立國共論壇,發表五點「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以來,中國的態度和作為空前積極,包括戰略、戰術的大幅調整及緊密部署,像利用共產黨對國民黨的定期溝通平台,開展不同層級的黨務人員(曾任政府要職者,含目前擔任馬政府和國安會要職者)互訪;更將台商組成聯合會(國台辦要角亦參與)以擴大功能,在在為今天的海基、海協兩會復談,作出相當細膩的布局。

凡此種切,非僅將胡錦濤和共產黨變成「慈眉善目」,猶使分批前往「朝聖」的國民黨人在中山陵涕泗縱橫,幾奉胡為「兩岸共主」。

除非馬政府及早改革憲政體制,否則「黨政」體制的扞格,糾纏不清,連兩岸關係都會捲入搖擺不定和政治逆效應的漩渦,必將難獲全民支持。(作者曾任台灣新生報發行人兼社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