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給個理「郵」

■ 何世鵬

得知交通部確定將於八月份發行的郵票,全面將票面文字改為「中華民國郵票」,請問,目前已發行廿六套以「台灣郵票」為名的郵票,有造成郵寄業務的困擾嗎?如果沒有,為何還要堅持改回Republic of China?輕率的讓國際誤以為是中國的China?甚至造成國際郵件的投遞錯誤或延遲送達?

交通部新聞稿指出,「依照萬國郵政公約,作為主權宣示之用時,郵票應含有以羅馬文字印出發行郵政之會員國國名或領土的規定」,台灣發行的郵票,印上「台灣」字樣有何錯?不然乾脆依照中國國民黨的變通邏輯,把郵票印成「台澎金馬」好了,因為現今「中華民國」的領土,確實只有「台澎金馬」。

猶記得當初決定發行「台灣郵票」,藍軍立委透過藍媒大肆宣傳,改名「台灣郵票」需花費大筆費用;難道現在改名「中華民國郵票」就不需花費大筆費用嗎?立法院長王先生表示,先「正名」再來拚經濟也不錯;以前藍委不是常罵阿扁,只會搞正名,不會拚經濟嗎?

台灣民主選舉,政黨輪替勢必成為常態,如果每次換個執政黨,就要把郵票票面文字修改,難道是台灣人民之福嗎?(作者為業務工程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