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綿羊如何跟老虎講和?

中國通過「反分裂國家法」之後,利用邀請連戰、宋楚瑜訪中,向國際釋放並未武力威脅台灣的煙霧。然而,北京當局的如意算盤未免打得太早了,雖然連宋甘心做聯共制台的工具,但美國國防部長倫斯斐仍公開批評說:「僅就中國以彈道飛彈瞄準台灣一事而言,如果所有人都同意和平解決台灣問題,中國為何要增加瞄準台灣的彈道飛彈數量﹖」

倫斯斐日前在新加坡參加「國際戰略研究所」舉辦的論壇活動時,嚴厲批評中國至今尚未完全坦白其軍事花費的內容。他質疑中國強化軍力,已危及亞洲微妙的安全平衡,並呼籲中國把注意力從軍事轉到政治自由與開放市場的改革上。倫斯斐還進一步指出,中國已有足夠的兩棲攻擊船艦、潛艦、戰鬥機與短程飛彈,可以對台灣和前來支援的美軍構成立即性威脅。

倫斯斐以上的警告並非首次發出,但北京當局一向都充耳不聞,打定主意要邁向軍事霸權之路。其實,中國今天有此能耐,甚至有此野心,所謂的中國投資熱,要負絕大的責任。來自全球,包括台灣的資金與技術,源源不絕進入中國,協助中國快速經濟成長,而迅速累積的綜合國力,則使中國得以整軍經武,做其併吞台灣、稱霸亞洲之夢。除了追求軍事霸權,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也使國際貿易飽受扭曲,擾亂全球經濟的平衡發展。

在倫斯斐演講之際,有中國官員提問說:「您真的認為中國並未面臨其他國家威脅﹖您真的認為美國受到中國崛起的威脅﹖」其實,這位中國官員根本在裝傻,近年來「中國威脅論」未曾稍歇,不要說台灣首當其衝,日本也感受到中國的氣焰,美國在西太平洋的利益更面臨挑戰。別的不說,中國的海測船屢屢侵入台灣與日本海域,中國潛艦還侵入日本海域駛出第一島鏈。這些軍事準備活動,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為「即將到來的中美衝突」做準備。

北京當局總是對外宣稱,中國要「和平崛起」,要抓住和平與發展的機遇。只不過,在這種虛假面具之下,暗地裡卻是一直在準備動武,對台灣如此,對美日亦復如此。至於中國迷信武力,則與其戰略擴張的企圖有關。而這,就將台灣與美國的安全關係拉得更緊。某位中國戰略專家便揚言:台海危機是美國及其太平洋盟國對中國制海權及需由其捍衛的發展權的全面封壓的開始,他強烈主張應當以台灣問題為突破口,強力打散美國遏制中國的環島鎖鏈,衝出霸權。這麼囂張的口氣,與中國積極整軍經武,不是極為吻合嗎﹖在這種情況下,美國還不會感覺受到中國的威脅嗎﹖

美國最新的中國軍力報告指出,中國正在增加針對美國弱點的武器系統的支出,以因應美國未來介入可能引發的台海戰爭。眾所周知,中國以遏阻美國介入台海戰爭為假想,是一九九六年台海危機之後的結論。對中國而言,必須先徹底解決台灣,拔除美國在西太平洋的民主伙伴,才能取得下一步與美國抗衡的支點,最後壓縮美國在西太平洋的勢力範圍,使中國成為主宰亞洲命運的霸權。可以說,在中國走向亞洲霸權、甚至全球性霸權的道路上,台灣既是它的必經之路,也是它首先得佔領的要塞。

因此,站在台灣的角度,不能將眼光侷限於兩岸,而需放眼西太平洋戰略全局。唯有先洞察後者,才能找到處理前者的最佳策略。連、宋等人以為,接受中國的條件,就可以換來和平。這一方面凸顯了他們的國家認同傾向中國,一方面也暴露他們對西太平洋戰略場景認識不清。此外,如果有人期望連胡會、宋胡會之後來個扁胡會,就可以搞定風雲變幻的台海情勢,而無法以東亞戰略宏觀台海緊張,其可能對台灣造成的負面傷害,也極有可能與連宋不相上下。

遠在太平洋東岸的美國,都感受到中國的威脅了,在太平洋西岸鄰近中國的台灣,豈能繼續麻木不仁?一名美國智庫研究員表示:除非台灣有足夠的軍事力量防衛自己,否則美國不建議台灣現在和中國會談,現在不是會談的好時機。此言真可謂是旁觀者清。中國早已選定台灣為突破口,以併吞台灣作為進軍太平洋的踏板,台灣朝野還在幻想中國賞賜和平,寄望中國主動撤除與銷毀飛彈,以致擱淺在立法院的軍購預算案乏人聞問。今天,有些朝野人士竟然以為,台灣的國家安全事不關己,要嘛靠中國施捨的善意,要嘛靠美國遠水來救近火。一個在強大武力威脅下的國家,不談自衛能力而奢談和平,宛如綿羊去跟老虎講和,其悲慘結果不問可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