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名醫 良醫

■ 莊錦豪

大約一個多月前,我收到商業周刊寄給我一份問卷調查,要我推薦我小孩生病時,會帶去看的好醫師,以此做為篩選良醫的標準,但是我沒有寄回這份問卷調查。

這期商業周刊公告其所謂歷時半年調查的百大良醫,結果不出所料,良醫固然不少,漏網的醫師人數恐不輸榜上有名者,其列名的科別,以內科體系(包括小兒科)佔大宗,外科體系則幾乎只有神經外科及心臟外科上榜,其它外科次專科包括小兒外科、一般外科、整形外科、直腸肛門外科、泌尿科,乃至於泛外科體系的骨科、眼科、耳鼻喉科,多榜上無名,非第一線看病的醫師,以及一般開業醫師,自然也沾不上邊。雖然雜誌社內文有聲明其篩選對象,但是刊頭赫赫百大良醫而未附註其甄選程序,仍易引起誤解。而且西瓜效應充分發揮,榜上有名的,不乏學會理監事,或掌握資源的科主任。

比較麻煩的是朋黨效應,同一醫院某一專科的兩個分科,可以發生良醫集中在某一科,另一科絕少的情形。是否後者真的乏良醫,或者比較不會做人,則有待進一步瞭解。令人驚訝的是,認識的主治醫師裡面,靜默耕耘的好醫師靜默依然,而在開刀房裡呼風喚雨的醫師,成為聲名大噪的良醫,好像有點諷刺。

商業周刊引用Castle Connolly Medical 出版的America’s Top Doctors ,其篩選好醫師的細節,是否如文中所言那般謹慎,不得而知。但是Castle Connolly Medical是一家私人公司,如果像出版Marquis Who’s Who in the World 的News Communications, Inc.公司一般,將稍具名氣的人網羅,然後要求被網羅者花上兩三百美元購書。在虛榮心驅使下,很多人就不知不覺掏腰包,成了客戶,也增加該公司業績,人選好不好,反而成其次。(作者為高雄長庚醫院外科部主任)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