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教科書經濟學

■ 莊奕琦

教育部與北市教育局間一綱多本或一綱一本的政策扞格,將是新任教育部長首應面對的問題。

教科書本不應該定於一尊,而多本應是多元化教育理念下的主流意見。因多本競爭下可呈現多樣化的論述內容,更重要的是打破制式化的唯一標準答案的思維。我想贊成一綱一本者應亦贊同多本的教育意義,惟主要問題在於目前的教材多本和考試導向的制度下,造成學生為了考高分每每一科多本,不但要花更多時間研讀,也要花上更多的課本或參考書費用,對一般家庭而言,無疑形成額外的教育成本負擔,更不利於受信用限制的貧窮家庭小孩的就學,這正是時下贊成一本的主要原因。

事實上,問題的癥結不在多本,而在一綱。目前只要符合一綱的綱目,順序是可以視情況自由排列組合,才是造成今天多本各自編撰而互不相容,也就互不競爭,各取所需。從商業經營的角度,可達到各自瓜分市場的好處。但從就學者的角度,易造成上述為求周延和安心只好多本多買多看的教育資源過度浪費的情形。

解決之道,不是走回頭路,回到沒有競爭的一本制式化教材時代,而是採取定綱定序的一綱,即各學年各學期應含蓋的教授綱目及其順序均予固定,在既有的定綱定序下讓多本去發揮呈現競爭下的多元化教材。

這定綱定序的好處是:一、增加各本編撰的實質競爭,因為每一本的綱目相同,內容孰優孰劣易於比較和判斷,而不是目前各自排序互不相容下造成局部壟斷市場的現象,通過一綱定序的實質競爭最後可能存活下來的只會有兩、三本,教師授課只需要做一些補充即可。二、沒有轉換教材成本,因各學期每本的綱目相同,若教師覺得不適用隨時可以轉換版本,避免一旦採用被某版本鎖定(lock-in)的風險。三、減少轉學就讀成本,由東部轉到西部,由南部轉到北部或由鄉村轉到城市的小孩均不會面臨課程進度銜接上的問題。目前一綱多本制度不要說不同區,即使同一區但不同校採用不同版本教材,轉校生即面臨相當大的就讀成本和調適落差。四、易於評鑑比較教育成果,因全國各校各學期教授的綱目相同,故不論教學方法或學生學習成就均有相同的基礎作比較和評鑑,也有利於必要的教育政策研擬。

因此,只要採固定綱目和順序的多本政策,就可解決目前為人詬病的過度教育資源投入和競逐的問題,同時也可減輕學生的就學成本,更不需要因噎廢食而採取極端的一綱一本的獨占性政策,畢竟自由環境下多元學習的教育才能培養出具創造力的下一代。

(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