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敢問夏鑄九

面對歷史建物可有兩套標準?

■ 林文浹

「遷府」的議題,在台灣民主尚未完臻的結構下,已淪為政黨操弄國家主體意識的口號。當台大城鄉所所長夏鑄九建議「遷府」的意涵,就是在「去殖民化」、「去威權象徵」、「提供市民公共空間」。敢問夏鑄九:當您說中正紀念堂隨著野百合等民主化運動而「解嚴改造」了,那您認為的「總督府」─日本殖民者的疑魂─隨著改朝換代、新的民主化進程,為何還無法在您這位外省人第二代的心靈深處抹去?您所提及的兩套標準下,台灣現今的歷史建物其存在的定義到底為何?

中國的歷代朝野更替,便有首都南遷北移的現象,「新上任」的皇帝為了要滿足權力慾望、民心收編,首要之計就是「去除」地方的文化鄉愁。「遷府」,是一件繁雜且浩大的工程,當務之急為區域位置的選定。為了區域之間均衡發展,南、中、東部地區都曾被倡議過。但不管選擇哪一區域,地方環境生態、歷史文化資產等直接性衝擊,能否在第一時間聽取環保團體、文史工作者、區域規劃專家等的分析對策,求取兩者間的平衡點與最大功效?以目前台灣民生經濟在資本邏輯的轉動下,意見能完全收編採納嗎?後續所產生的利弊程度掌控能力又是如何?我想這需要一段時間與國人共同縝密醞釀。

歷經動態的世代交替、民主演進的事件,總統府原先帝國殖民文化的符號結構,蛻變轉化具高度民主意識的場所。況且,並非解放空間議題就能掩蓋「被殖民」文化歷史的內容,也並非這樣就能抹去集體記憶的哀愁,更不能單靠「遷府」動作來凝聚公民對國家認同意識。倒不如以現有空間形式作調整與修正,在管理維護上作合理性的開放,不僅拉近民眾距離,也能發揮具歷史性教育的公共空間效益。

最重要的是,國家型的公共事務議題,應該先聽取人民切實的想法。台灣的公民意識正逐漸提升,社群間的影響力也因這幾年「社區總體營造」的努力成果,民眾對於自身存在的價值有了嶄新的詮釋與實踐。因此,公民的表達聲音更是需要過濾、採納與正視。其中意見的收集與統整,是否明朗公開化?其表述的身分如何能公正化?否則,荒腔走板的政策,屆時換來的聲音卻是:「馬總統,您準備好了沒?」(作者就讀台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社區營造組 )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