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只有蠢黨還在歡呼

■劉一德

五月十四日的選舉結果出爐,民進黨席次比預期的多了十幾席,全黨喜形於色。媒體評論的焦點在於蘇貞昌的努力以及陳水扁總統未來三年的「跛鴨」陰霾,將會一掃而空。

在這裡,本人還是要不揣淺陋的當個烏鴉嘴,指出幾個已經孵出的災難。

首先,讀者必須了解,這次的「投黨不投人」,投票率奇低,並不能反映未來各種選舉的常態。國民黨在沒有買票、沒有「啟動」樁腳的情況下,拿到一一七席國代,這是令人驚訝的好成績。內行人看得出,國民黨用這個底盤,加上錢、再加上親民黨崩盤回流的選票;未來在七十三個單一選區之中,囊括五十五席以上是正常的。換言之,本人在先前所推定的一一三席總額之中,國民黨將佔七十五至八十席的說法反而更形清晰了。

二○○七年國民黨拿回立法院三分之二的優勢,再用強勢基層拱一個總統出來,您想想,二○○八年的總統是哪一邊的可能性大呢?本土政權將拱手交給外來政權,跡象已經很明顯了。

這個「本土災難」,除非買票文化在台灣絕跡,否則將在台灣持續二、三十年。

另一個更大的災難是,台灣人民用來對抗中國併吞的最後法理武器 - 制憲權、修憲權,統統在這次國、民兩黨大勝之後,實際上被消滅掉了。

法理上,台灣人民對抗中國併吞,就是用「更動憲法、改變現狀」權力(包括制憲、修憲),來對抗中國另一端的「改變現狀」叫囂。

這種「人民更動憲法」的權力,如果越容易使用、越容易展示人民的感受和意志,中國霸權主義就會越投鼠忌器,越小心不惹惱台灣人民。

可惡的是,這次的修憲案過關,竟然是代表著台灣人民「更動憲法」的權力,已經實質上完全被封殺。

首先,去年八月,民進黨投降了國民黨拿掉「創制權」的版本,人民只剩複決權而失去創制權(發動權)。

而這一百元(完整公投權)被偷走八十元(創制權)的二十元複決權,又必須通過立法院四分之三出席、四分之三贊成的高門檻才能行使,等於只剩十元。

更慘的是,這可憐的「十塊錢」複決權,又被用另一個更高門檻的「公民總額過半」來卡住。

也就是說,未來任何一個修憲案的通過,都必須台灣合格公民(一千六百六十萬)的一半(八百三十萬)贊成,才通得過。

大家想想,過去三次總統直選,在個人魅力、政黨認同、樁腳、金錢強力動員的情況下,一九九六、二○○○、二○○四的總統當選人,都分別只得到五四○萬、四九六萬、六四七萬票。請問,沒有人、政黨、錢等動員因素的低投票率修憲案表決,要得到八三○萬票贊成通過,豈不是天方夜譚嗎?這不是「裝孝維」是什麼?

真要讓台灣人民有正常「更動憲法」的主權,應該是超過百分之五十的投票率、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二的贊成就能修憲的中等門檻才是合理的。

這次修憲投票,國、民兩黨的大勝,其實就是宣布(一)本土政權即將結束。(二)人民憲改的主權遭到凍結。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這都是台灣的災難。

這也就是為什麼國民黨「配合修憲」,而中共竟然也「默許台灣修憲」的原因。(作者為台灣團結聯盟副秘書長兼組織部主任)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