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這些年輕人 把我們往前推

■ 黃銘崇

三一六那天,我陪著七十五歲的媽媽一起走了花蓮縣議會到北埔的一段六公里的路。我們這一隊,大概只有四百多人,與以前不同的是,我們當中多了不少年輕人,有幾位穿著令人羨慕的「逆轉勝」T恤,綻放著青春活力,讓我們的隊伍,充滿著朝氣。一路上,有不少車輛,拉下窗子,鳴著喇叭,對著我們比出向上大拇指。還有一些原住民的年輕朋友和我們擊掌。我想,花蓮需要多一點這樣的活動,多一點的關照,讓這片土地、這裡的居民多沾染一點「新鮮空氣」。

回到台北(我不是去花蓮支援的,正好人在花蓮),特別抽空到「台灣青年逆轉總部」,希望可以買到「逆轉勝」T恤或棒球帽,以資紀念,但是,幾乎所有的商品都缺貨了。只買到音樂CD。我仔細聽著逆轉勝的主題曲,一聽再聽,讓我回想起前兩次大選,最常聽到的是陳明章的「伊是咱ㄟ寶貝」,曲中隱含著一種悲情。那時,我們要的是向過去的強暴者討回一個公道吧,我們還在回顧,沒有真正地準備好向前走。但是這次佛來敵以及許多年輕人的「逆轉勝」,推著我們把眼光注視前方,走自己的路,向前衝!

這次歌好,點子多,政見棒,候選人也聰明,更沒有邪惡的黨產。朋友們,讓我們告別悲情,邁向幸福,快樂地來一次「逆轉勝」吧!(作者為歷史學者)

中、永和靦腆的臉孔

■ 葉彥邦

好友年逾八旬的媽媽,強忍住膝蓋關節嚴重退化的不適,要求女兒務必帶她去「三一六百萬人擊掌逆轉勝」走一程,連家阿姆的精神、意志和苦心,讓筆者動容,因而邀約了同仁楊君,一起參與這場歷史盛會,卻意外地體會到一股沉默力量所帶來的震撼。

眾所周知,台北縣的中、永和地區向來都是藍營大票倉,但是十六日這天下午,成千上萬素昧平生的鄉親自動自發地湧上街頭,一路上彼此擊掌打氣,「台灣加油」、「一號凍蒜」等口號聲響徹雲霄。長久以來橫遭壓抑的情緒、飽受屈辱的無奈,在這場活動中似乎已經找到宣洩的出口。

尤其令人感動的是,沿途看到不少靦腆的臉孔,這些鄉親想必就是這個社會最為沉默、最怯於表達自己的一群,卻在此黨國復辟、台灣民主自由蒙上陰影的關鍵時刻,決志拋開顧忌不再沉默,讓人看到憨厚而沉默的庶民大眾,找回了疼心和初心。即便跟他們只是點個頭相互致意,或是輕輕擊掌鼓勵彼此,都叫人內心翻騰、眼眶濕熱,久久不能自已。(作者為政治大學法學博士、台大圖書館辦事員)

別忘初衷

■ 劉牧隴

不可否認,莊前主秘的發言就像是狠狠向我們這些努力逆轉的年輕人潑了一桶又冰又刺骨的冷水,同時,威權的寒風也益發兇猛,愈吹愈惡,愈吹愈放肆。

但,這一切是否可以讓我們清醒、冷靜,並仔細回想三一六我們牽手、擊掌的初衷─反對一中市場,反對一時的飲鴆止渴式的經濟體制,反對這個只讓資方、企業主和大老闆們可以毫無節制剝削我們工作權的共同市場。因為我們不但要生活,更要活得有尊嚴。

我們深深相信,我們的確可以逆轉一黨獨大的厄運與工作機會被剝奪的命運;請別忘了牽手的初衷,因為我們要緊緊守護我們的家園,遠離威權體制的暴力與外國霸權的侵襲。我們擊掌,因為我們嚮往民主的延續;我們牽手,因為我們熱愛台灣。三月二十二日,讓我們一起逆.轉.勝!(作者為大學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