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沒有產業 沒有經濟

■ 高為邦

當「大溫暖 大投資」政策提出前,我多次建言:先有成功的產業大投資,才有財力推動大溫暖的福利政策。要想台商回流或吸引外商投資,先得解決產業缺工問題,尤其是具有競爭力的基層勞工。

在二○○六年中秋節海基會舉辦中國台商協會會長座談會上,我再次呼籲政府,嚴肅考慮將外勞工資與本勞工資脫鉤,大量引進外勞,讓台灣產業重獲國際競爭力,「大溫暖 大投資」政策的近程目標,二○○九年兩萬美元的國民所得,才可以達成。

最近行政院開會檢討台商回流的措施與成效,經建會葉明峰副主委表示,台商回流已經逐漸擴大,從二○○六年六月到今年一月底,向政府接洽要回台灣投資的廠商超過一百家,總金額約一百億新台幣,若換成一年基礎,要回台投資為六十三億多元新台幣或兩億美元,這樣的成績單令人滿意嗎?去年一年投審會批准到中國投資的總金額是九十九點七億美元,兩相比較,從中國回來的投資只是去中國投資的百分之二,這表示台灣資金在嚴重失血!台灣產業還在加速外移!

日前台北市電腦公會理事長王振堂、常務監事宣明智與常務理事陳瑞聰開記者會向兩黨總統候選人呼籲,如果外勞政策與薪資可以鬆綁,外勞比重提升到六成以上,外勞薪資與基本工資脫鉤,就能吸引台商回流台灣。王振堂說,公會內部預估,以會員公司、協力廠商和家屬計算,可影響的投票數在一百萬票以上。

外勞政策鬆綁,僅電腦公會所能直接影響的選票就有一百萬張,那間接影響的選票有多少?因投資環境改善,其他台商產業也能夠回來,就業機會頓時暴增,無論是初入職場的年輕人或中年失業者都能找到工作,因而受惠的選民又何止百萬?國家稅收大幅增加,不論是謝長廷的幸福經濟或是馬英九的十二項經濟建設,才會落實而不淪為空頭支票,受到照顧的弱勢族群能不感動叫好?他們手中的選票可是有數百萬張!

拚經濟豈是一句口號,如果不能排除障礙,改善投資環境,留住台商產業,再多的口水都是沒用的。沒有產業就沒有經濟!提醒兩黨經濟政策智囊團,不要因為你們的錯誤判斷造成台灣人民的持續痛苦!

(作者為台灣投資中國受害者協會理事長,協會網站www.vica.org.tw)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