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謝長廷與台獨

■ 吳成三

十多天前,在電視上看到辜寬敏老先生拍著謝長廷說「你放手去做,我們要你不要有後顧之憂」,在當時那麼低迷的時刻給謝長廷溫馨的鼓勵。其實,辜老對謝長廷的溫和改革路線不完全認同,但他盡棄前嫌。辜老是從體制外的革命轉入體制內的民主改革,他體會到在立委慘敗的當下,泛綠唯有團結才有一絲勝利的機會。在一九七一年美、中開始進行乒乓外交時,辜老覺悟到台灣從此不能再以國民黨為首要敵人,美中恢復外交關係後,中國才是台獨者的首要敵人。一九七二年三月他先於他的同志放棄體制外的革命,甘冒「叛徒」的圍剿,辭去日本台獨連盟委員長,毅然回到台灣從事體制內民主運動。

謝長廷雖然沒有辜老如此戲劇般在現實環境突變下,當機立斷放下原先的主張,勇於追尋新的認知。謝長廷與辜老是逆境中的奮鬥者,有獨排眾議的特質,在大多數黨外人士嚮往台獨革命時,謝長廷就對體制內改革提出溫和主張,也是很果敢的政治判斷。因為謝長廷在「為美麗島軍法審判辯護後,就經常深思整個台灣發展的問題,他的結論是,台灣不可能走革命路線,現況下也沒有革命的條件,『台灣人民內心深處有革命的情結,…所以很多人認為,體制內改革就是妥協,但又不敢革命,…』」(謝長廷人生這條路,呂政達著)。謝長廷很清楚知道必須克服泛綠人士濃厚的革命情愫,一九八三年他就提出「黨外民主運動要與台獨革命團體劃清界線」的主張。對於多年來糾纏不清的「黨外與台獨」這個政治結,他是第一個勇敢站出來加以澄清的人(一九八三年,民主人創刊號第十一頁,黃千芝)。

未來四年立法院民進黨立委席次不到四分之一,「自存」出現大危機,必須尋求與國民黨「共生」。因此有了契機,泛綠選民需要冷靜地認識謝長廷這幾年來一直被批判的「和解共生」的主張。其實早在一九八九年二月他發行的「新文化」雜誌首期就提出「新文化運動的目標就是要創造『共生』的進步文化,調合『自存』與『共生』,讓人類追求的共同價值和台灣命運共同體的目標、個體的價值觀串連起來。」(新文化第一期封面內頁)從台灣體制內民主改革的立場,多年來謝長廷的政治見解及行動策略是一致的。

看了過去黨外雜誌中謝長廷的論述及郭瓊俐小姐的兩本著作《逆中求勝─謝長廷的生命美學》(二○○七年十二月出版)及《打鐵街少年謝長廷的故事》(二○○五年五月出版),我頗受感動,因此誠懇呼籲:一、請大家小額捐款給謝長廷競選總部;二、勸說立委選舉棄投的泛綠友人,總統大選一定要去投票。

(作者為台灣e店負責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資訊科學博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