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生為台灣人的悲哀

李敏勇

辜振甫辭世,辜家顯赫人生顯現在報紙版面和電視螢光幕。歷史書寫如何見證?還要看史家的技藝。

辜顯榮兒子中的三個:辜振甫、辜偉甫、辜寬敏,在戰後台灣歷史,是較受人矚目的。辜偉甫,浸染於文化,榮星合唱團和榮星花園都與他有關。台灣許多跨越過日本殖民統治和國民黨中國殖民統治而無意政治的文化人,率多與辜偉甫交往。從前,吳濁流以一人之力創辦「台灣文藝」,辜偉甫贊助有份。

辜寬敏早年在日本參加台灣獨立運動的行列,政局變遷後,於蔣經國時代回到台灣。蔣經國時代結束,李登輝出任總統以後,他積極再揭台灣獨立運動之旗。阿扁總統時代,他更義無反顧為台灣獨立化出聲出力。辜振甫辭世,他一席其兄「台灣不能被中國吞掉」的話語,相對於辜振甫子女另一席「中華民國不適合在共產制度下被統治」的回應,稜角更為分明。

辜振甫的身世,和辜偉甫、辜寬敏一樣,從「日本人」開始,因為生為台灣人,被大清帝國割讓給日本殖民統治的命運,始自他們父親辜顯榮的時代。辜家這三位兄弟,知識和教養都屬日本人之最。但跨越過國民黨中國的類殖民統治,辜振甫比他兩位弟弟的身段更像中國人,顯現他特殊的一面。當然,他們是台灣人。但辜振甫也是日本人、中國人;而辜偉甫、辜寬敏,一點兒也不像中國人。一門兄弟,在歷史的際遇中如此差異顯現,其中情境令人深思。

辜振甫也曾因台灣獨立事件被國民黨中國監禁入獄。但他後來的政治思想和文化形貌;在符合國民黨中國的權力體制及文化圈形式中展現。他的辭世,印刷和電視媒體大肆報導,除哀悼兩岸(一國或兩國)關係的引喻諷諫,也是國民黨中國政治和文化體制對逝者的褒揚和極大化恭維,究竟辜振甫蓋棺之認同為何?只能捕風捉影了。

從辜振甫的人生,看台灣人的荊棘之道,想像台灣的歷史和現實受制於東京(日本帝國)、南京(國民黨中國)與北京(共產黨中國),三個首都壓力、扭力和引力的面向,台灣人人格反映在政治與文化的形貌,如何看待真實與虛構?又如何看待現實與戲劇?看辜振甫粉墨登場,那一個臉才真正是他的臉?不知日本的能劇是否有緣於辜振甫,但中國的京戲(共產黨中國)和平劇(國民黨中國)舞台,都烙印著他鮮明的人生幻影。

曾為日本人的李登輝也不像中國人。這是骨子裡和形影中所顯現的樣貌,與辜振甫兄弟辜偉甫、辜寬敏較相似。李登輝若與另兩位在蔣經國時代也被風聞為接班人選的林洋港、邱創煥相比,這兩位雖出生於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可一點也不像日本人。他倆雖極力要像中國人,但與辜振甫比一比,一點兒也沒有樣子。台灣人在台灣人、日本人和中國人之間,什麼人什麼樣子,還是有譜。

辜振甫的辭世,台灣怎樣看他?絕不是像許多媒體探照表面張力,而應該接觸「生為台灣人的悲哀」這一則李登輝在司馬遼太郎生前來台向其吐露的肺腑之言。站在台灣這塊土地,真真實實地以台灣的立場看辜振甫的一生 ,他也是台灣身世的一種形影,特殊的歷史構造、特殊的歷史際遇,才有這樣特殊的人生情境。

李登輝去辜振甫靈前看他,這一幕未及收錄在他們出版的照片集,但這樣的場景對李、辜,都是歷史的一個側面。李登輝因他的台灣人身段和形影,在卸任總統職位後,更見光芒。阿扁總統也去辜振甫靈前悼念,出生在國民黨中國統治時代的阿扁總統,沒有日本人的經歷,他的台灣人和中國人身段又如何?他與場所的對應,將會決定將來歷史怎麼看他。(作者李敏勇,詩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