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阿扁總統電視專訪吐露什麼心聲

近幾個月來,政府政策屢受質疑。阿扁提名的謝長廷院長鼓吹共生合作,二二四扁宋會後的聯合聲明激情擁抱中華民國體制,結果二二八點燈活動長扁遭到群眾噓聲,批評阿扁總統競選承諾跳票之聲四起。而三二六抗議中國「反分裂法」百萬人大遊行,整個政府態度冷漠,長扁等官員僅以個人身份走一段路,民眾失望之情溢於言表。緊接著,江丙坤乃至連宋在大遊行後前往中國朝共,為「反分裂法」背書,阿扁總統沒幾天期間從依法處置轉變為祝福,讓人更加見識到他的莫測高深。

尤其令人不解的是,阿扁總統不僅祝福連宋朝共,還揚言把連宋視為投石問路,把宋當作傳達訊息的特使。一時之間,扁連宋儼然成了一組拍檔。但是,就在此時,質疑阿扁總統的聲浪,也幾乎達到了最高峰。去年總統大選和立委選舉,阿扁總統高喊正名、制憲,衝得比誰都快,喊得比誰都爽。但今年以來,阿扁總統卻開示他的支持者說:正名、制憲,做不到就是做不到,不能自己騙自己,並且毫不客氣地批評賣老力為他助選的李登輝前總統,眾多的支持者也頓時淪為「基本教義派」。

阿扁背離競選承諾,卻不惜以中華民國的公約數跟連宋和解。阿扁對連宋客客氣氣,對宋還贈以「真誠」的書法字軸,忍受連稱呼「水扁兄」的十一分鐘電話報備,卻對自己的支持者表現出一副傲慢姿態。這種善變的政治作風,不造成支持者的不滿才怪。最近,針對五一四國代選舉的民調顯示,民進黨的支持率急速下降。其原因,無疑是出在支持者對阿扁總統善變的不滿,只能轉移到對民進黨的消極抵制。其實,這種現象與其說是民進黨的選舉危機,還不如說是阿扁總統的誠信危機。

面對層出不窮的民怨,阿扁總統的反應如何呢﹖阿扁總統從出訪南太平洋返國後,召開府院黨高層會議,指責「操盤的要多注意一點」,將責任推給民進黨中央,為可能的敗選先築防火牆。一向被視為選舉動物的阿扁總統甚至說:「我一點都不在乎民進黨會輸」。言下之意,阿扁總統幾個月來的所作所為,都沒有錯,如果有任何問題,也都不是出在他身上。自此以後,阿扁總統親自站上火線,為自己辯護,企圖挽回傷心的支持者,連帶拉抬國代選情。

接受有線電視專訪,就是這種思維的產物。可是,阿扁總統的電視專訪內容,反而予人弄巧成拙之感。阿扁揭露秘辛說:今年初,陳雲林在美國與宋楚瑜見面,並向美國高層施壓阻擋台灣公投入憲。如果此事當真,阿扁總統怎麼還跟宋楚瑜達成十點共識﹖並且在宋訪中之前公開講要宋當特使,傳達訊息給胡錦濤呢﹖阿扁總統所言與所為之間,不是存在極大的矛盾嗎﹖這就好像,阿扁總統原來表示,連戰訪中嚴守在野黨的分際,之後又痛批連戰「聯共制台獨」之說。一捧一貶之間,何者為真呢﹖

為了解釋正名、制憲的支票跳票,阿扁總統強調:這次公投入憲是要廢除國民大會,廢除孫中山三民主義裡的政權機關,這不是修憲,而是實質制憲。這種說法滿滑稽的。現行的中華民國憲法,誠如政府高層經常說的是「一中憲法」。所謂的「一中憲法」,會因為廢除國民大會,而變成「非一中憲法」嗎﹖當然不可能。這部憲法一九四六年制訂於中國,台灣人民並未參與制憲過程,它是不折不扣的「一中憲法」,除非今天由台灣人民制訂一部新的憲法,否則絕無所謂的實質制憲可言。修憲就是修憲,制憲就是制憲,玩弄文字遊戲,只是自欺欺人。

不推正名、制憲,不當台灣之父,其中所傳達的訊息,簡單一句話就是:「做不到就是做不到」。阿扁總統不履行競選諾言,不願再背負支持者對他的深切期望,也不願再承擔堅持台灣主權與尊嚴的壓力,對我們國家將來的願景更失去了理想。至於中華民國這個扁連宋最大的公約數,進一步解釋為憲法一中則置台灣主權於何地﹖假使這樣的話,實在有虧台灣之子之名。作為一國的總統,只能做到代表多數人利益的總統,而不可能成為全民的總統。任何一位總統都必須信守他競選時的承諾,對他的支持者負起政治責任。今天阿扁總統不是不可以談和解共生,而是必須嚴守其政治立場,不能辜負台灣人民對他的期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