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期待重機圖像

俗話說,「摸到箸籠,才知頭重」,執政七年多了,民進黨終於體會到當家的艱辛,在挑戰二○○八,邁入政黨新境的階段,民進黨人需要的,其實就是「重機文化」。

亞熱帶的台灣,機車是最簡捷的代步工具,草根的民進黨,代表的是台灣人民有活力、敢衝敢撞的個性,政治行為模式被戲稱為「機車文化」。來自中國大陸,和共產黨武裝鬥爭,打輸跑贏的國民黨,沿襲的是中國千年帝制的傳統儒家思想,政治行為模式被稱為「轎車文化」。

所謂機車文化,是指機車騎士碰到塞車的時候,馬上往巷弄裡鑽,想找出捷徑,不達目的絕不終止。民進黨執政後,面對美、中強權的圍堵,碰到國、親政黨的杯葛,應對妻、婿親信的弊案,但見阿扁騎著機車橫衝直撞,管他是快車道、慢車道、紅磚道還是人行道,為的就是殺出一條血路。這種幾乎違規的行為,未必違法,卻難登大雅之堂。

轎車有其平穩安全舒適的優點,國民黨執政時,規劃台灣經濟發展有功。碰到塞車呢?國民黨就想「反正塞車了,就等吧」!看起來很守規矩,儼然名士風範,卻又食古不化。

過去外交政策高唱漢賊不兩立,兩岸交流冥想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等,如同是塞車時的自我催眠。抱殘守缺的行為模式,在篳路藍縷的台灣島國,缺乏靈活性,進退失據,顯得不合時宜。

做為新興國家的政府,民進黨不可能一輩子騎機車,格局和視野都得提升。

台灣已經開放重型機車上路,流線造型的高級重機,具有碳纖維車體、時速可達三百二十公里、鎂合金零組件、避震器自動升降、倒車檔進退自如等功能,絲毫不遜於轎車。

重機性能快速機動,很適合民進黨的個性。未來若能看到民進黨人騎乘帥氣重機車隊,遵循交通規則,繼續在台灣原野上奔向民主新局,這幅圖像,誰說政黨形象不會煥然一新。(作者陳杉榮,資深新聞工作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