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台灣地名「正音」

■ 劉承賢

新加坡政府儘管在語言政策上未能擺脫威權心理,但至少在地名上,還知道「與國際接軌」,這點勞煩諸君去查查新加坡的地鐵站名標示即可確知,舉例來說:東北線的「万 ? 」(NE15)標音可是福建話發音「Buangkok」,而不是華語的「Wanguo」,南北線的「栭 厝港」( NS15)標音也是福建話的「Yio Chu Kang」,而沒有取華語的「Yang Cuo Gang」。

把眼光轉到美國,據統計有半數以上地名保留了印第安語;而歐洲西班牙的Catalan地區,地名也絕對尊重當地的Catalan原名,政府絕不會一統以Castellano(一般通稱的西班牙語)來擅加更動。

因此,對於內政部計畫在年底前把全國地名統一以「通用拼音」標示,台北市府則表示將維持採用「漢語拼音」標注,筆者認為,兩者所在乎的只不過是用「不同的拼音系統」來譯寫台灣地名的「華語發音」!

正道在於:按地名記錄及發音尊重在地現實。因此,還請政府儘快把「Chia-yi」(嘉義)早日正名為「Ka-gi」,阿美族的「大巴塱」直接正名為「Tafalong」,「Miau-li」(苗栗)正名為「Meu-lit」(尊重當地客家族群多數事實),「Shilin」(士林)正名為「Su-lim」,落實台灣尊重多元的目標及理想!

(作者為台師大台文所研究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