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蔣萬安重炒「大新竹合併升格」 還記得當初首倡的林智堅

◎ 張哲修

「大新竹合併升格」曾是過氣的考古題,但前(三)日台北市長蔣萬安談到財劃法修法爭議時,坦承新竹縣市應該要合併,以成為台灣第七個直轄市,讓這件舊事再度沸沸揚揚,重回社會焦點。

這一題從地方到中央、從執政派系到朝野政黨都有不同意見。筆者曾在公部門歷練,我的肺腑之言是,應該把公道還給當初首倡「大新竹合併升格」的前市長林智堅。

縣市合併升格,牽涉國家發展、地方治理、政治版圖和資源分配,先前,我總以為,一座蕞爾島嶼要升格第七個直轄市,非常愚昧,但其實它並非數學,而是被政客、側翼或名嘴影響形成的成見,看似合理,卻似是而非。

因為,一座城市的重要與否,應考量的是整體輻輳的戰略,和它在國家發展中的角色扮演,以及從區域、產業甚至在國際地緣被賦予的輕重地位。要看它是否關鍵,而非簡單的直轄市算數。

享譽國際的半導體聚落「新竹科學園區」座落在新竹市跟新竹縣,不僅是護國神山、每年還為國家帶來近二千億的創稅,卻因制度因襲而影響統籌稅款的分配,坐擁園區的新竹縣、市卻排名全國末位,既諷刺也不科學,人口達一二○萬的大新竹住民,為了國家而貢獻,其權利義務不應被忽略。

新竹縣市分家逾四十年,是時代的插曲、也成為島嶼歷史辯證過程中的懸念,包括大新竹輕軌等許多重大建設遲而未決,「喝好水」、「垃圾焚燒」等攸關民生的諸多議題,常被擱置一邊。

在林智堅執政新竹市期間,即使巧婦難為無米炊,卻治大城如烹小鮮,率領市府團隊,讓幾近不可能的多項任務次第實現。比如改造了南寮漁港、新竹市立動物園、新竹公園,建設了兒童探索館與兒童醫院,打通公道三(短短五一○公尺的新闢道路工程之前延宕了卅年)。

新竹市民具有「所得高」、「出生率高」、「教育程度高」等特點,不易取悅,對市政要求自不待言。前述成果之可貴,除了主事者龜毛,事必躬親、注重細節,且有使命必達、為市民福祉跟城市建設奮力的市政團隊。他們不捨晝夜,成就這場地方自治史難得的「風城經驗」。

會不會真有那一天?縣市合併升格後挹注更多資源,期待有那麼一天,大新竹超越台北,竹科經濟巨人的身手得以充分發揮,讓台灣在國際戰略產業的重要性倍增。

面對這份考古答卷,我們都確定題目是申論非勾選,考的是經驗與遠見。要先除去先入為主的偏見,也要撥開莫衷一是的利害算計與抹黑。

「大新竹合併升格」這一題發軔自林智堅,隨後吹起跟風,從高虹安、蔣萬安到邱臣遠,無論在地或空降、外地或代理,無人表示反對。圖窮匕見,答案非常明顯,由此可見政治人物的擔當與作為:無論計較個人利弊得失或算計黨派政治利益,都無法凌駕於城市的發展上面。

寫歷史的,從來不是跳梁小丑或無名之輩。因為時間,會說明一切。所以我說:應該把公道還給當初首倡「大新竹合併升格」的前市長林智堅。

(作者是新竹市政府、前行政處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