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不必要之惡」與「必要之善」

朝野立委因藍白所提的國會改革相關法案,於立法院議場內爆發肢體衝突。 (資料照,記者羅沛德攝)朝野立委因藍白所提的國會改革相關法案,於立法院議場內爆發肢體衝突。 (資料照,記者羅沛德攝)

今年一月大選,產生一個麻煩的政治僵局。賴清德當選總統,雖然沒有過半,但完全無損其合法性。立法院,沒有政黨席次過半,國民兩黨席次相當,於是民眾黨成了關鍵少數。關鍵少數一面倒,八席不分區白委,淪為國民黨的附隨組織。藍白出征,國會寸草不生,違憲擴權、杯葛人事、退回總預算,除了生小孩什麼都幹得出來。在這種節骨眼,柯文哲深陷弊案、羈押禁見,藍白主事者拉高為政治對抗,背後的上級指導也跳出來,「藍白紅合污」,遂堂堂上市。

柯氏弊案,層出不窮。一月十三日,假設藍白合成局,侯柯贏得大選,如今的大選申報爛帳、京華城等大秘寶便安全過關了,思之令人不寒而慄。綠色執政八年,即使政績瑕不掩瑜,豬肉吃多了也會膩,想換個口味乃人之常情。其實,二○一八,二○二二,便發生過這種現象。民主深化,權利意識也深化,不足為奇。小英八年,民主國家、國際輿論,對這位女領袖讚譽有加。不過,國內政治分裂,總有人為反對而反對。如今,雙少數總統,一方面要爭取國際友人的肯定,一方面要直接爭取多數國人支持,另外對岸來者不善又增強了,可以說充滿了挑戰。

主權在民,頭家愛怎樣使用擁有的權利,任何人包括國家機器、黨組織都管不了,這種民主原理很容易理解。然而,一月十三日大選結果,恐非頭家投票前所樂見。隨著藍白國會獨裁,柯文哲、民眾黨弊案連連,方才有越來越多人察覺:民主權利的使用,倘若缺乏深思熟慮的責任倫理,極可能背離選民良善的期待。分析這次大選結果,似乎可以這樣解釋:主流民意願意讓民進黨繼續執政機會,同時希望國民黨發揮監督制衡作用,而民眾黨的「進步價值」、「新政治」,可在藍綠之外注入新的活力。基於上述良善的動機,國民黨、民眾黨的基本主張雖然也令人有所保留,但為了民主永續健全發展,只好視之為顧全政黨有競爭才有進步之大局的「必要之惡」。

可惜,事與願違,出乎預料。「必要之惡」,竟然變成頭家也控制不了的怪獸。這隻怪獸,騎在「民意」頭上,唯「黨意」是從,甚至只聽「北京話」,不聽「台灣話」。姑且不論別的,貪污、弊案都是人民公敵,但「必要之惡」卻嘴巴「反貪」,身體「護貪」;中國扭曲聯大二七五八號決議案,「必要之惡」卻不敢對台灣公敵口出惡言;中央總預算、政府人事案,攸關多少地方建設、民眾權益、行政運作,「必要之惡」就是毫不在乎。這樣的「必要之惡」,頭家如果不予撥亂反正,總有一天兩千三百萬人恐怕會被「民主專政」。

所謂的「垃圾不分藍綠」,由於藍綠輪流執政,他們也難辭其咎。不幸,很快大家便警覺,「垃圾不只藍綠」。大選申報一筆爛帳,京華城等大秘寶用刀叉吃人肉,「護貪」比藍綠還誇張⋯。王婉諭稱:柯文哲的言行舉止傷害第三勢力招牌,但台灣很多民眾對藍綠之外的第三勢力仍抱有期待。近年,超越藍綠之夢,一是毀於黃國昌、徐永明,二是毀於柯文哲。他們的共同點:自恃聰明而私欲薰心,把支持者當作韭菜,所屬政黨淪為工具。最為不堪的是,口口聲聲要超越藍綠,所作所為卻把太陽花搞成大腸花,政治意識清純的年輕世代,活生生被他們逼看偶像醜劇,多少富有理想的年輕人,可能過早便放棄了改革之夢。這,對台灣向上提升,帶來了豈止是短期傷害。藍白國會之亂,頭家邊看邊罵也沒辦法,八席白委且無法罷免,頭家的權利得繼續睡三年多。

台灣的長治久安,必須跳脫藍綠思維,代之以台灣主體思維。藍綠這樣的代名詞,模糊了統獨對立的統派反台本質,敵我矛盾穿上內部矛盾的迷彩裝。藍白合拍拖至今,證明它們只是親中政黨的兩塊招牌,第三勢力、超越藍綠都是障眼法。目的是,避談台灣主體意識,擠壓台灣主流板塊,誤導中間選民、年輕世代的進步欲求。台灣要超越藍綠,必乃走向本土兩黨制或多黨制,而不是由一個「大統」外掛一個「小統」,在國家正常化戰場分進合擊。面對「藍白大小統之亂」,台灣人民確實需要重新思考,目前的政黨結構能實現自己的願景嗎?還是,重塑本土兩黨或多黨的良性競爭格局,以確保頭家是永遠的贏家?揚棄「不必要之惡」,追求「必要之善」,頭家自己要好自為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