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環境變異快 台鐵邊坡防災新省思

◎ 拱祥生

就在三年前四○二太魯閣出軌事故路段附近,台鐵新自強號日前又出軌了,初步原因是土石流攻擊坡腳溢淹軌道,造成列車多節出軌,九人受傷,台鐵邊坡安全改善為何又出問題,面對四○三強震對於花蓮邊坡震損,考驗台鐵的邊坡整治,仍需集思廣益,提升安全與防災效能。

本次台鐵西正線(北上)出軌地點位於和仁隧道南口附近,上次太魯閣出軌位置在東正線(南下)大清水隧道前(剛出和仁隧道南口),兩者位置相當接近,其上邊坡有台九線、台九丁線及大清水遊憩區,整體視為台鐵大清水遊憩區路段。本次造成台鐵軌道佈滿土石流溪流為大清水溪,該溪流根據農業部土石流資訊是花蓮縣編號第廿四號土石流潛勢溪流,包含台鐵軌道及其上游蘇花改橋梁都在影響範圍內。

事故路段 位於土石流潛勢溪流

既然事故路段位於土石流潛勢溪流,那鐵路軌道安危就事涉跨機關及官股公司整合防災工作,台鐵公司無法獨力完成。若大清水溪為縣管河川,土石流整治原則需花蓮縣政府主政,這又牽涉中央與地方行政整合,而且土石流整治仍要依賴經驗相對豐富農水署技術協助,光是進行場勘及行政協調就需耗一些心力。

強震又梅雨 大量土石累積在下游

現場狀況是,在四○三花蓮大震過後,大清水溪源頭崩塌土石量體相當大,經兩個多月梅雨季,集水區雨水已經藉由大清水溪將土石量體帶至相對平緩堆積段,也就是台鐵事故橋梁附近,即使上游雨量不大,只要降雨就會讓下游堆積段產生土石流,換言之,由於現場環境及地質變異,不能只依靠農水署三百公厘警戒值做為防災依據及列車運行唯一參考,本次累計雨量僅二.五毫米即致災就是一例。

環境特別之處,本次大清水溪崩塌源頭高又陡峭,工程人員不易到達,傳統上源頭整治並不完全適用,清淤、多元整治及監測要多管齊下,才有機會降低土石流致災頻率及規模。至於遊憩區上邊坡四○三地震造成落石及現場邊坡裸露,部分邊坡分類屬於崩積坡,邊坡整治工法則應注意深層滑動可能,不能只施作表層格梁工法。

對於和仁隧道與大清水隧道洞口防護、遊憩區上邊坡四○三地震造成落石影響區,在明隧道未完成前,防落石工法應立刻施作。

邊坡及土石流治理高度依賴經驗及和環境變異息息相關,唯有不斷藉由現場防災工作進行,進行反覆驗證與向大自然學習,才有機會與災害共生。

(作者為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理事、大地與水保技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