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解放軍前艇長事件/淡江大橋的防務構想

◎ 蘇明通

曾任中共解放軍艇長的阮姓男子,六月九日駕快艇直驅淡水河漁人碼頭,對比三月十八日金門兩釣客迷航後被中國海警帶走,顯示我方人員應處能力不足。筆者認為,從全方位防衛觀點,政府或可採取以下措施︰

一、橫跨淡水河口的淡江大橋,橋長九百二十公尺,橋面最寬處為七十一公尺,橋塔高達二百公尺,非常適宜增設軍事及海巡方面的偵蒐、防衛設施,協助阻擋外力入侵或偷渡。

二、仿效英國泰晤士河防洪水閘,在淡水河口興建防洪水閘,除可防海水倒灌、提升大台北地區排洪能力、因應氣候暖化海平面上升的威脅,還可增設軍事設施,阻擋入侵者長驅直入。

三、鼓勵我方民間船舶人員主動通報台灣周邊海域發現之可疑船艇及人員,經查證屬實者發給獎勵金,以補正規偵蒐之不足。

四、台灣廠商擅長設計的AI人工智慧系統,具有超強即時辨識能力,可以協助辨識敵我船隻,我方防衛體系應該早日導入此一系統,協助偵防。

淡水河口只是外力可能選擇入侵的地點之一,其他地區的國軍及海巡都應該引以為鑑,思考改進措施,否則難免成為下一個外力達陣的破口。西元一八九五年日本與清廷締結馬關條約,清帝國將台灣割讓給日本,五月,日本海軍大將樺山資紀率船艦,原擬從淡水地區登陸,因見岸上守軍火炮戒備森嚴,為避免強攻導致重大折損,改航向基隆,在三貂角和鼻頭角間的海岸搶灘登陸成功,先攻陷基隆,再攻入台北,過程迅速,這段史實可為海上防務炯鑑。

(作者為公務員退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