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以文化加強 台捷自由民主的對話

◎ 林正二

捷克參議院首席副議長德拉霍斯率領科技部、貿工部、科學及教育領域重要官員及專家學者訪台,「捷克中心台北(Czech Centre Taipei)」昨正式開幕,副總統蕭美琴與會強調開啟台捷關係新頁,雙方擬深化兩國在教育、科技、半導體、供應鏈、文化、藝術等領域的合作,尤其是晶片方面的研發設計。

台灣蓬勃發達、舉世驚艷的半導體與AI高科技產業,是由於台灣民主自由的環境,讓人民可以自由自在的創新研究,加上台灣人民肯吃苦耐勞的文化,才有今日的成就。國人現在享有的自由民主體制,是許多台灣民主前輩冒著生命危險率領台灣人民,走過艱辛漫長的道路所建立的。

爭取民主之路 台灣捷克同樣艱辛

捷克跟台灣的命運相似,為了爭取民主,同樣走過艱辛歷程。從唷一九六八年蘇聯入侵捷克,引發震驚全球的「布拉格之春」反抗運動,到一九八九年捷克人民為反抗威權發動「絲絨革命」,爭取民主、自由,都付出巨大的代價,捷克才邁向民主之路。捷克人民深知民主自由的可貴,很重視此次與歷次的訪台之行。

從捷克的文化藝術,亦可了解捷克人民對自由的嚮往。除了米蘭昆德拉經典之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詳述一九六八年布拉格民眾反抗蘇聯入侵外,被評譽為廿世紀偉大小說之一的《變形記》(The Metamorphosis)對「人的自由」有更深刻的描述。該篇小說揭露現代人的疏離、焦慮與絕望,通篇都跟人類的自主性與自由有關;卡夫卡的《審判》對極權體制亦有強烈的批判。

如同美國文化評論家、小說家桑塔格(Sontag)所言,有些批評家以社會寓言角度,從卡夫卡作品發現了他對現代官僚體制與極權國家對人類心靈壓制的抗議。

捷克人民文化底蘊深厚,卡夫卡是他們最引以為傲的世界重要文化資產。捷克副議長的訪台映照著卡夫卡追求人類自由的偉大心靈。由於我國與捷克有共同的民主追求歷程,雙方除加強高科技與文教等領域的合作外,在文化與藝術交流方面,我如能在文化與學術界,加強研析卡夫卡的經典名著,從文學作品闡述人類追求「心靈自由」的重要性,展現文化的高度,當更能引發捷克人民的共鳴與感動,深化台、捷人民的情誼與兩國的關係。

(作者為退休駐美外交人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