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提振台灣母語之我見

◎ 黃彩玉

語言是人類溝通最重要的橋樑,當你在國外聽到有人講台語,很自然的就會有一種親切感,此時本來互不相識的人很可能就成為你的好朋友,例如:我在美國參加當地老人活動中心的活動,就是因為講台語而認識了許多長居國外的台美人,因為語言相通我們就很自然地成為好朋友,多年以來經常連絡。

根據個人學習日語的經驗,我的日語老師是日本人,在台灣當日語教授,他的教學方法從第一節課開始,就是很技巧地將生活化的句子傳授給學生,而且要同學一起唸,然後一個個的發問、對答,很快地大家就在練習之中學會互相問答,達成講話的目標,因此大家很自然地就學會運用日語會話了。

我曾參加芬蘭舉辦的世界童軍大露營,來自世界各地總共有一萬多人參加的世界童軍大露營,當然是以英文溝通為主。露營結束之後,在當地的接待家庭又住了很多天,他們家有三個小孩,但我跟他們的小兒子講英語時,他聽不懂,他媽媽告訴我,「芬蘭人的家庭在家裡都用母語交談」,小學一、二年級只教芬蘭語,「三年級才開始學英語」,但是因為是生活英語開始學習,所以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在營地已經可以用英語跟我們聊天了。

如何讓年輕人學會使用台語?目前一個星期只有一節課的母語教學絕對是不夠的,個人期盼編寫教科書的教授學者能協助家長,讓我們能簡單入門,從實用性的生活會話方式開始,才能學以致用,提升學習的動機與意願。譬如:

一、用羅馬拼音教學,無論教學或自學都很方便。

二、字形、字義必須要統整、清晰、明確,不能像目前的台語歌曲,或有些人寫文章也只是隨意放進一個「同音」字,根本失去原意,是非常不好的現象,寧可用羅馬拼音去補文字之不足,也不要隨便填一個「同音」字應付。

三、課程內容生活化,剛開始多練習會話,才能引起學習的動機,增強講話的信心,提升語言溝通的能力。

四、童謠有其歷史的意義與樂趣,可以編輯在音樂課本裡,增加學習的樂趣,若編在一般課文實在不實用,很難發揮學習的效果。

朋友的女兒嫁給羅馬尼亞人,她先生在小孩子出生之後堅決教小孩學習羅馬尼亞語,影響所及,她也決定教小孩使用台語、華語溝通,現在這孩子可真厲害了,很自然地學會父母兩方的母語,遇見祖父母時,全家人很開心的享受天倫之樂,至於英語,簡單啦!到學校老師教就會了。

(作者是退休教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