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文卿
準總統賴清德即將上任,除正副閣揆外,也陸續宣布各部會首長。而碰到四○三花蓮大地震後,許多建築物倒塌,山區土石大量崩落,災後重建工程將為賴政府上任後的首要之務,而掌管營建與國土規劃、保育防災等業務,號稱天下第一部的內政部長,將由曾當過多屆立委的劉世芳出任,應為適才適所。
因為劉世芳是環保專業出身,曾當過台北市環保局長、台中縣副縣長以及高雄市副市長。最巧合的是,二十多年前九二一大地震重創中部地區之際,她剛好擔任台中縣副縣長,並主導災後的復原工作,筆者當年也躬逢其盛參與相關工作。因此未來的劉部長將有豐富經驗,可讓四○三地震後的重建更完善。尤其是因應二○五○淨零排放政策,災後重建工程更必須導入低碳永續思維。
九二一地震造成大片的建築物倒塌,產生大量的營建廢棄物與廢土石,當時為講求快速,未分類而急就章傾倒在南投、台中山區的一百多個堆置場,但後來卻造成環境的重大影響。因此又費了好幾年功夫,將這些營建廢棄物再慢慢清理出來,並回復環境原貌。當時也曾希望能將有用的資源盡量回收再利用。可是因為必須耗費極大成本在分類上,且營建資源再利用產業剛起步,公共工程也不太講求要使用再生資源,市場消化量有限,因此絕大部分的營建廢棄物都是回填窪地,並就地重整復育,資源循環的成效有限。
九二一地震後不久,內政部開始積極推動綠建築,並推出包括減廢、二氧化碳減量等在內的EEWH九大評估指標。繼而於二○○三年推出「綠建材標章制度」,而以使用各類產業廢棄物生產的「再生綠建材」,更為其中要項。因此有更完善的配合措施,可比二十多年做得更好。
石材產業是花蓮最重要的產業,大地震後山區崩落的礦石以及建築物拆除產生的營建廢棄物,其實是用來生產再生建材最佳的原料來源。但花蓮地區以往是以原生石材為主,回收系統規模不大,短期內無法應付如此龐大的廢石材、營建廢棄物之處理。因此有兩項工作必須立即著手進行。第一是引入大型破碎分選設備,將破損的廢棄石材打成再生粒料、級配料;第二是加速回收粒料的去化,其中以公共工程之使用最重要。
應協調公共工程單位,以及各種可使用這些粒料的產業,包括水泥製品業、混凝土業等作為替代原料,並減少天然砂石之取用。而各類的廢棄物性質有別,若混和處理將降低經濟效益,因此清運時之分類回收系統也很重要。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於前年發布「公共工程節能減碳檢核注意事項」,要求各公共工程應使用低碳、低耗能、循環再生材料,並落實於工程招標規範中,要求設計單位概估碳排放量。因此希望工程會與內政部配合,積極推動營建資源之循環利用,除讓災後產生的廢棄物得以妥善處理外,並減少天然資源開採。這是災後重建時兼顧低碳循環與國土永續的要務。
(作者是台灣資源再生協會常務理事,再生綠建材產業推動聯盟召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