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中國電動車入侵 小木馬的遠端監控

◎ 缺理

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的今天,一場圍繞數據安全和國家安全的隱蔽戰爭正悄然展開。近年,隨著中國在電動汽車(EV)領域的迅速崛起,其產品的國際滲透引發廣泛關注和討論,特別是在歐美國家。不僅是因為經濟競爭,更重要的是,這些車輛搭載的先進技術和數據蒐集功能,可能成為跨國監控和情報蒐集的新工具。

美國政府已開始調查從中國進口的聯網汽車,擔心這些車輛可能被用作蒐集美國國內敏感數據的工具。這不是偶發的疑慮,而是對當前科技發展和國際形勢的未雨綢繆。據報導,中國製造的電動車,特別是那些裝備了先進自動駕駛系統的車型,能夠通過數以千計的傳感器和半導體,對駕駛者、車輛位置及周邊環境進行數據蒐集。這些數據一旦回傳中國,其用途和危險性將難以預測。

進一步調查顯示,中國電動車的輸出增長,得益於中國政府的大力補貼和政策支持,不僅扭曲了國際貿易,更在無形中擴大其國家安全風險的輸出。特別是在歐洲,中國品牌電動車的快速增長已引起當地政策制定者的高度警覺。一份針對中國電動車在歐洲風險的報告揭示,這一現象在技術和安全層面上的挑戰,甚至超過了先前對5G技術的擔憂。

面對這一挑戰,美國已開始採取行動,探索制定新的法律法規來限制或監管這類車輛的進口和使用。而在歐洲,也有呼聲要求對公務用車進行管控,避免敏感部門使用可能存在安全漏洞的中國製電動車。

從經濟角度來看,中國電動車的低價策略,加上中國政府補貼,已對全球市場造成相當衝擊。比亞迪等中國品牌,通過低成本的勞動力和政策優勢,成功擴大在國際市場的份額。但這種迅猛發展的背後,不單是經濟競爭的問題,更引發了數據安全和個人隱私的擔憂。

隨著技術不斷發展和全球政治經濟格局的變化,中國電動車的國際擴張無疑帶來了諸多挑戰和問題。這不僅僅是一場經濟的競賽,更涉及數據安全、個人隱私,以及國家安全的綜合考量。面對此複雜局面,國際社會需要更加謹慎地評估和應對,以確保技術進步真正惠及人類社會,而不是成為潛在的威脅。

(從者從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