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遙遠的戰場其實離台灣很近

烏俄戰爭,當初很少人預料會超過兩年。以哈衝突,當初也很少人預料會那樣驚爆。這兩個現在進行式,正在地緣政治起發酵作用。兩個戰場,從地理看來離台灣很遠,就地緣政治而言離台灣很近。

烏俄戰爭進入第三個年頭,快要逼近三年疫情了,兩者都是二十一世紀的重頭戲。澤倫斯基致力反攻,普廷忙著大選,中國展開第二輪調停,馬克宏語涉派兵,引起美國等多個北約國家反對。一年前,馬克宏赴中訪問返國途中稱,歐洲應避免因台灣議題而捲入美中衝突,亦令人側目。至於芬蘭、瑞典,克服土耳其、匈牙利因素,終於完成加盟北約目標。苦主烏克蘭,白宮力挺,國會分裂,普廷且待美國大選分曉。習近平,國內定於一尊,經濟則日益失落,內部矛盾激化中。不過,東升西降、全球南方、專制聯盟,依舊不改其大國夢。

烏俄戰爭難解,以哈衝突又起。以色列遭突襲後展開報復,由於以軍傷及眾多平民,國際輿論迅速轉向。接著,紅海航道危機,西方商船屢遭支持哈瑪斯的葉門胡塞武裝組織攻擊。美國領銜,展開「繁榮戰士」護航行動。哈瑪斯、胡塞,背後是伊朗。東北亞,朝鮮(北韓)飛彈試射成為新常態,韓、日、美高度戒備。出師不利,普廷邀金正恩訪俄,俄、朝達成軍武支援協議,東歐、東北亞的地緣動態產生相關性。更不要說,「新時代中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經過兩年烏俄戰爭感情彌堅。想當然爾,納瓦尼在極地監獄猝逝,北京「不評論俄羅斯內政」,因為中國也正在「文革化內卷」。中俄伊朝,專制軸心,比較像是動詞而非名詞。

國際政治的走向,各種因素錯綜複雜,主要國家領袖行為,佔有相當份量,往往扮演臨門一腳。近年來,地緣動態瞬息萬變,主要國家領袖行為,更明顯左右著大局。茲將初步觀察條列,以資思考台灣未來劇本之參考。一是,普廷、習近平跟拜登為首的西方領袖基本設想不同。後者傾向避免衝突升級,前者不惜升高衝突,創造籌碼。二是,西方領袖對戰爭現場的介入,主要是武器、情報、物資,不派本國部隊前往,最多在本國從事協助訓練部隊。三是,西方領袖在乎全球議題,人權、氣候、貧窮、核武、難民、毒品、疫情等,在在需要對手合作,但對手目無全球責任,徒獲機會之窗。四是,西方領袖在乎經濟貿易,對手不惜將供應鏈武器化,糧食、能源,乃至疫苗亦復如此。五是,西方領袖必須定期改選,民意輿論、利益團體形成制約,對手卻諸法無我、自由自在,政策的持續性截然不同。六是,北約並非一心同體,歐盟對烏克蘭較一致,美國對以色列、台灣共識較高。七是,無人機、網路武器、人工智能的角色,改變了傳統的戰爭概念。八是,烏克蘭、哈瑪斯以小博大,軍事強國的正規優勢,未必保證得以遂行政治意志。九是,持久戰雖會自我消耗,俄羅斯仍有來自中國的經貿及非致命性軍技支持,大可利用時間等待變數,相互倚賴的全球化結構仍在,西方制裁效果有其限制。十是,俄羅斯可以入侵烏克蘭,烏克蘭隊不可冒犯俄羅斯,普廷的紅線令西方領袖自我設限。十一,核武浮上枱面,普廷多次使用「核威脅」,西方領袖仍止於「核嚇阻」,但也對「核威脅」不敢等閒視之。此外,還有朝鮮、伊朗核武問題。十二,中國經濟陷入困境,金主的軟硬實力減損,對專制聯盟是個陰影。

一個國家因應迫在眉睫的危機,劇本不能等歷史解密才準備。台灣,正是這種危機中的國家(甚至還「不正常」),置身近年來的地緣變局,不能選擇性樂見阻卻中國武力犯台的因素,因而忽略了北京善用西方弱點的訛詐兵法。川普所言,若他入主白宮,台海不可能爆發戰爭,台灣搶走美國的晶片生意,烏俄戰爭二十四小時內結束,鼓勵俄羅斯攻擊未履行財務承諾的北約成員國,「脫口秀」令人憂心多於安心。近年來的地緣重構,以及不斷參入的因素,令人充滿各式各樣的猜測。拜登:它(台灣)是獨立的,由它自己做決定;美軍將出兵協防台灣。習近平:北京終將統一台灣,和統不成便武統。就怕擦槍走火、星火燎原。

假使有一天,台海有事,尤其是台灣受到武力侵犯,主要國家不得不被動介入衝突,台灣除了起而團結自衛,還可以期待獲得各國什麼程度的支持與馳援,形成抗中保台的最大障屏,從而安度危機?這是我們必須未雨綢繆的課題。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