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監督網路聲量的政治變現

◎ 張約翰

大選結束快三個月了,下一任總統要到五月才就職,因此二月就上任的立法院成為關注焦點。由於兩大黨都未能過半,從院長選舉到委員會召委選舉,整個二月三方勢力各種合縱連橫,時不時出招又翻轉,讓關心政治的民眾目不暇給。

但在這一片眼花撩亂中,大選時號稱要下架藍綠,吸引不少厭倦兩黨對抗選民支持的民眾黨,由院長到召委選舉的表現來看,目前還是看不出來到底要怎麼下架藍,整場立院秀只見白營善舞獨佔聲量。當然一切才剛開始,後面會有什麼變化都還很難說,不過在這場白營秀裡,要檢驗下架藍綠口號的人免不了失望。

白營從柯文哲首次參選台北市長起,就擅於利用社群平台吸引閱聽人,再將這股聲量轉化為選票。然而取得選票不該是政治人物的最終目標,就像企業的社群經營不是只為網站導流,流量還要能變現,變現要能盈利,盈利才是企業的最終目的;政治人物靠社群平台取得聲量,再轉化為選票,但選票只是工具,選上了要做什麼才是最終目的。

社群媒體與行動載具時代,帶給政治人物全新的表現空間,在閱聽人注意力由傳統媒體迅速移向社群媒體時,不拘泥於傳統媒體傳播單向模式、迅速搭上社群媒體列車的政治素人,更能適應新的傳播模式,成為具備網紅般具備社群吸睛能力的政治人物,也就是網紅型政治人物。

但網紅型政治人物求聲量的表演,其實與傳統媒體時代各種求版面搶鏡頭的政治表演,本質上沒有不同,都是藉由當下最主流的媒體平台爭取目光。社群時代早期還能藉由素人的清新特質得到聲量,在近廿年的洗禮後,一切表現也都變得與傳統媒體時代相同,成為精心計算的人設與敘事。

以網紅來形容特定類型政治人物,不是要污名化網紅,只是在說這些政治人物具備網紅的特質、能力與經營聲量的手法。但網紅取得聲量不是最終目的,有的是變現就好,有的則是變現後還要能提供知識,或引起社會對特定議題的關注;網紅型政治人物取得聲量,又是為了什麼?會不會搞了半天是有聲量有選票就爽,其他無所謂?這就要靠選民的科學理性務實來持續監督了。

(作者為世新大學傳播博士學位學程博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