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課本一再出錯 焉能有效學習?

◎ 劉前山

自108課綱公布後,雖將課程分為部定課程及校訂課程,在部定課程仍採取審定制,但在國小自然領域,卻成為老師的夢魘,不僅因許多老師非數理系出身,國小自然也包括了基礎物理、化學、生物、地球科學、實驗室倫理與守則等多種內容,若深究現行自然教材,會發現教材本身便有極大問題,以地球科學為例,各版本大致有納入地球自轉與公轉,流水侵蝕、月相及星象觀察等內容,但仔細檢視各版本教科書,以翰林版的「星空的奧秘」此主題為例,翰林版五年級下學期第一單元「星空的奧秘」第十六頁指出: 夜裡最亮的是天狼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約8.6光年。但同一頁又提到;大部分的星星和太陽一樣,是會發光、發熱的恆星;但我們知道太陽在定義上屬於恆星,也應是離我們最近的恆星,而天狼星卻是距離我們8.6光年的恆星。可知課文在敘述上就自相衝突。

康軒版四年級上學期在第一單元「白天和夜晚的天空」第十頁同樣有語意不清的問題,插圖中小女生說︰白天時看不見星星。但如同翰林版,太陽其實也是恆星,而自然科的大目標在於協助學生釐清所謂的迷思概念,但是這樣的教科書,老師若不細查,反而更增學生的迷思概念。

就星向教學來說,目前仍以星座盤為主要的觀測工具,事實上都市因光害或空汙因素,導致觀星變成一件困難的事,南一版則是在引起動機部分提到,在夜晚的戶外搭帳篷,觀賞美麗的星空,卻未說明是否要離開帳篷或採取什麼方法。

隨著科技進步,目前已有相當多的觀星軟體,第一線老師教學時,或許也可以採用觀星軟體進行教學,至於星座的故事雖然有趣,但應該不是自然教學的重點,尚祈各家出版社都能在教材上多所費心,才是學子之幸。

(作者從事教職,劉前山是筆名)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