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網紅與盲從受眾 不負社會責任?

◎ 劉青

從外送員被踢爆賺人熱淚的真實故事造假,到操弄投開票作票假影片輿論,網紅帶起的話題、流量不斷,早已擴散到政治圈。不免思索這些所謂百萬網紅,難道不須負擔社會責任嗎?

早期「議題設定」指的是傳統媒體,新聞編輯、記者、以及其他可以影響媒體報導內容與方向的政黨、政府部門等都有能力決定並塑造公眾輿論。

然Web3.0時代來臨,媒體近用的門檻大幅降低,一定粉絲群眾跟隨的網紅有更多網路聲量與話語權。傳播學者W. Russell Neuman於二○一四年發表「公眾注意力的動態:議題設定理論遇上大數據」指出,網路與傳統媒體相互爭奪議題。傳統媒體掌握具有影響力、須要一定程度專業知識的議題;而社群媒體上有影響力的議題,多是容易激起群情激憤的社會關注。

巧的是,政治既是須要一定專業知識,也是引起大眾個人情緒的話題,由此事件可見,網紅有一定程度的議題操控,多數人看到的第一反應,並非質疑投開票所的真實位置,亦非質疑影片的真實性,由此可見,媒體釋讀、自我過濾資訊不足。

雖不排除網紅嗅到政治狂熱份子流量變現的密碼,但我們若一邊指責「台霉不ey、記者智商卅、網紅亂象」,一邊卻不假思索全盤接收、轉分享媒體與網紅所投餵的偏差資訊,那麼你我都將是亂象共犯結構的一員。

(作者是傳播碩士畢業生、自由接稿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