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從歷史、國際視野談公投

■ 周永鴻

中國國民黨秘書長吳敦義及諸多泛藍人士,近日不斷發表反對總統選票與公投選票一次領取的言論,並指此做法將造成總統選舉公信力受損,因為一次要領好幾張票而會導致選務人員錯發選票或人民投錯票、蓋錯票的可能,進而爆發選務糾紛,因此堅決反對總統選舉與公民投票合併舉辦。我們不禁要問,國民黨,你們到底在害怕什麼?

從法制面來看,依據公民投票法計算,舉辦一次公投需要有全台灣超過八百萬以上的合格選民投票,顯示我國的公民投票法所規定的通過門檻之嚴苛,是遠遠高於世界上其他國家。因此,像公民投票這樣龐大的選務工作要獨立舉辦,實屬浩大工程,能夠與總統選舉此一全國性大選合併舉辦,基於節省社會成本與人力資源的考量,絕對合情合理。

從實際的執行面來看,國民黨口口聲聲說總統選舉合併公投將會發生發錯票、領錯票、蓋錯票甚至投錯票的情事,難道國民黨真的把台灣的選民與負責選務工作的工作人員當笨蛋?台灣早在一九八九年解嚴後的第一次立委選舉,就是與縣市長、省議員的選票共同領取;之後一九九四年的北、高市長選舉,也是合併市議員的選票領取;一九九八年也是立委選舉合併北、高市長與市議員選票領取;二○○一年以後,也有五次的二合一或三合一選舉,都是合併領取,也從未聽說過影響選務中立與選民的投票意願。

反倒是二○○四年的總統大選防禦性公投,因為跟總統選票分開領取,造成部分選務人員故意誤導選民投完總統票就離開,失去領取公投票的機會。也因為分開領取,讓領票與不領票成為對於公投議案的一種表態,根本違背秘密選舉的原則。

再從國際上來看,一次舉行多個選舉以及多個議案的公民投票,已是常態。以瑞士二○○三年五月十八日舉行的公投為例,就包括九項爭議議題,包括兩個針對政府改革法案的複決投票、以及七個由人民發動的創制案舉行全國性公投,因而瑞士人將這一天稱為「超級星期天」。

而公投與總統大選合併舉行,也是民主國家常態。美國二○○○年的總統大選,有四十二州、二○四項公投同時舉行;二○○四年也有三十四個州、一六二項公投與總統大選同時舉行,也從未聽聞有爆發選務糾紛的質疑。

所以,無論是多個不同層次的選舉,多個議案的公投,甚至多個公投合併全國性大選的舉行,可說是舉世皆然,不但可以節省選務成本,更可以得知最真確的民意。因此,我們無法理解國民黨為何如此懼怕總統大選合併公投的主張?是不是希望公投結果因為無法通過投票率門檻而失敗?還是根本不願意歸還黨產、不願意讓台灣加入聯合國?或者,唯一合理的解釋,根本就是國民黨害怕台灣民眾力量的展現吧!(作者為民進黨青年部主任)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