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文彬
小琉球海邊每平方公尺看不到一隻魚。這不單是「綠色和平」的調查報告,或死板板的數據,它終於解開,看不到很多魚的體驗之後,那種失落的感覺和疑惑。
去年四月,筆者在龍蝦洞潮間帶岸邊,近距離巧遇浮游的海龜,約一公尺長,體色呈發亮的金褐斑色,真是美麗。這一幕應是當場很多人一輩子的驚艷與自覺幸運。她浮游在淺水的礁石區,有時洄游向海,大家同聲婉惜,當它轉向內陸,大家又興奮異常。我們坐在岸邊,靜靜觀察她的一舉一動,直到夕陽餘暉之後,才逐漸伴隨著月夜而落幕,大家才告別海龜,依依不捨離去。這應是最有利於觀光財的凝視價值。
但這種能產生凝視的價值,確實不是依附自然,就能永遠擁有。而是當它變成「觀光財」的時候,它就必須要有建設,建設在於維護、永續這種凝視價值的保存(像是屏東縣府已有「旅海步道」的備案),直到永遠。相反的,若只消費、消耗而不加於建設,甚至放任其自然地被破壞,終至醜態百出(像死亡的珊瑚礁),消失其被觀光的價值——像沒有水的湖、沒有魚的海,沒有樹的山、沒有土的路——人們願意久留嗎?人們願意浮潛嗎?人們何以觀景,甚至產生進階版,心靈療癒的層次和功效。
東歐介於克羅埃西亞與義大利之間的亞得里亞海號稱世上最美麗的海洋,不僅海水藍的更藍,清的更清,當你下水浮游於久負盛名的哈瓦爾島的飯店海灘,竟有成群結隊的大小魚兒近貼在你眼前,讓你大感驚喜,不由讚嘆其海洋之美,名不虛傳,更見證海洋的生命力,而你就在生命之泉裡享受浮游凝視的樂趣,久久不思上岸。
(作者是雲林縣議員、著有《虎尾創生:生活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