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昱呈
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推估,二○二四年護理師將短缺一.五萬至二.四萬人,人力荒越來越嚴重,究其原因,除少子化、年輕護理師不喜臨床工作等,尚有薪資低、過勞等問題,筆者建議朝四方向解決:
一、提高實質薪資所得:適時調高健保護理費用、加發護理師留任獎勵金及新進護理師就業獎勵金,以鼓勵護理師久任及加入臨床工作。
二、修法明定三班護病比:目前全日平均護病比規定是醫學中心一比九、區域醫院一比十二、地區醫院一比十五,而國際護病比為一比六,顯然台灣護病比偏高,且護理師多照顧一位病人,相對死亡風險可能會上升七%,宜修法明定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及地區醫院之白班護病比為一比五至一比七;小夜班護病比為一比八至一比十;大夜班護病比為一比十一至一比十三,以減工作負荷。
三、友善工作環境:因工作需輪班,無法兼顧家庭生活,而選擇離職或轉職,建議不妨於醫療機構設置廿四小時之托嬰中心或幼兒園,讓護理師上班時無後顧之憂。
四、適度調整新進護理師的訓練模式:長期存在的學姊(長)制文化,欲藉由資深護理師帶領新進(或資淺)護理師學習臨床護理工作並傳承經驗,隨著時代演變,不少年輕護理師難以適應此種高壓領導式的學姊(長)制文化而離職,宜適度調整訓練模式,以優化工作環境。
近幾年,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加上護理師工作負荷重、壓力大,且薪資待遇和勞力付出不成比例,出現大量離職及轉職潮,在惡性循環下,護理人力更加不足,冀望主政者能透過政策及立法等多元管道加以改善,以確保民眾就醫品質。
(作者為衛政公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