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慧如
台語的復振運動始於解嚴後,由民間發起,至今已超過三十年。相較於中文和英文,台語的資源仍少,但政府和民間都投入大量努力。一方面致力於復振台語,同時努力消除「國語運動」所塑造的負面刻板印象,例如「台語沒有字」、「台語是粗俗的語言」等等。然而,近年來出現兩個出乎意料的新刻板印象,暫稱為「老師化」和「文創化」。關於「老師化」,筆者已在之前的投書中說明。至於「文創化」,本屆金曲獎得主鄭宜農在典禮上全程使用華語所引發的爭議,就是文創化的問題。
近年來,「多元」和「本土」價值受到重視,台語或台語文成為常見的創作元素,政府也提供獎勵和補助。這些都是好事,但在台語爭取資源並發展文創的同時,華語在台灣依然享有絕對優勢,台語的日常使用仍在逐漸流失。
語言的自然發展是從口語開始,文字則需要制度介入,並需長期推廣才能普及,然後才能進一步發展創作。但目前的各類台語文創作品,台語常只是視覺或聽覺上的一種素材,甚至是裝飾,而非主體。以致有台語文創作品的作者高調強調自己不懂台語,還能得到廣大年輕人認同,甚至理直氣壯地宣稱,現在的環境中就是沒有台語啊。
台語固然不是「會聽會講就夠了」,但也不應著重於華麗的文創包裝而忽略語言本體。台語曾經長時間是台灣將近八成人口的母語,也是不同母語人之間的共通語,台語需要的不僅是標榜「趣味」、「創意」、「美學」手法所要達成的「推廣」,而應是全面「復振」。
二○一八年底「國家語言發展法」通過,將國家語言的復振工作幾乎全交給文化部和教育部。但是要復振語言,必須回歸生活。政府有復振本土語言的美意,也確實投入資源推動,現在則應調整策略,從基層服務做起,讓本土語言回到日常生活。
只有建立穩定且正常的日常使用環境,台語才能正常發展,擺脫舊有的刻板印象,且不再產生「老師化」和「文創化」的新刻板印象。也才能讓自稱多語國家的台灣,真正復育出踏實的多語環境。
(作者是師大台文系教授兼系主任 語言學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