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芳瓏(Fang-long Shih)
2024年11月24日在日本東京巨蛋,「中華隊(Chinese Taipei)」以 4比0完封日本隊,勇奪世界棒球「十二強賽」冠軍(World Baseball Softball Confederation, WBSC Premier 12, 2024 )。「中華隊」隊長陳傑憲(Chen Chieh-hsien)五局上半轟出第二支全壘打,打出3分砲,跑壘時用雙手食指、拇指在胸前比出一個框——那裡沒有字,但台灣人都知道那是 “Taiwan” ——那個無法繡在衣服上的名字,卻一直在所有台灣人的心口上。
隊長陳傑憲轟出3分砲,跑壘時用雙手食指、拇指在胸前比出一個框——那裡沒有字,但台灣人都知道那是 “Taiwan” ——那個無法繡在衣服上的名字,卻一直在所有台灣人的心口上。(資料照)
台灣自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以來,再次打進「國際成棒賽事」的決賽,那次以 1比11,敗給古巴,取得銀牌。這次以 4比0,打敗日本,奪得金牌。換句話說,睽違32年後,「中華隊」才再次挺進「一級國際賽事」的最終戰。而此次的冠軍,斬斷了日本27連勝的「神紀錄」,終結了20年來對日本0勝9敗的魔咒,寫下了對戰「日本全職棒一軍」的首次勝利。
這次「十二強賽」事中,「中華隊」是一路被看衰(倒數第二),又一路過關斬將,最後讓全世界跌破眼鏡,並豎起大拇指:「投打表現得無懈可擊!」「奪冠當之無愧!」由於不被看好,更有動力,如陳傑憲説:「對不看好我的人説我做得到。」那一刻奪冠,千萬人止不住淚 …… 這是連科幻小說都不敢這麼寫的結局。
「中華隊」是一路被看衰(倒數第二),又一路過關斬將,最後讓全世界跌破眼鏡,並豎起大拇指:「投打表現得無懈可擊!」「奪冠當之無愧!」(資料照)
從不被看好到世界的頂點
這是一場連從來看棒球都不會嗨的人,都會分秒驚叫連連的球賽。在賽程的三個小時,全台灣幾乎都停擺,只有共同做一件事:在電視機前,或各地方政府所架設的大螢幕前,一起觀看球賽直播,為「中華隊」加油。更有上萬台灣人,買機票直飛;有的沒買到,也轉機到東京,在巨蛋內外,嗨喊台式應援。我是台北市市民,去市政府一樓的中庭看直播。市長蔣萬安也在場,還有「小龍女」啦啦隊,又辣又猛,帶嗨氣勢。老老少少,男男女女,不分藍綠,全民團結一致,一同起立唱中華民國國歌,揮舞中華民國國旗,高舉 “Team Taiwan”(挺台灣)毛巾或布條,火力全開為「中華隊」加油!加油!加油!
更可愛的是,有一尊黑面媽祖(Mazu, Sea Goddess)神像,坐在觀眾席的正中,自始至終與我們一起看冠軍賽。媽祖是台灣人民的保護神,遠從四百年來,先民就是帶著祂,渡過「十去,六死,三留,一回頭」的黑水溝(指:台灣海峽),到台灣開墾定居。每當台灣人們感到無助時,就會帶著祂,這次媽祖也是默默地保祐「中華隊」。
台北市政府一樓的中庭直播冠軍戰台日大賽。有一尊黑面媽祖(Mazu, Sea Goddess)神像,坐在觀眾席的正中。(作者提供)
在屏聲息氣的前四局,不時喃喃祝禱,終於在第五局林家正打出一支漂亮的全壘打,先馳得 1分,相互擊掌,軍心大振!神經緊繃下,竟然來到了一、二壘有人。按住顫抖的雙手合十祈禱,就在此關鍵時刻,陳傑憲轟出美妙的全壘打,一舉拿到 3分。全場嗨爆到不行,只差天花板沒被掀翻。至第七局時,又來到了二、三壘有人,拼命地祈求下,林安可擊出一支全壘打,可惜界外,從興奮跌至扼腕!
4分定天下後,緊盯著台灣投手投出的每一顆球。「中華隊」派出林昱珉先發,投四局用了69球被打出1支安打、送出3個三振、投出2個四壞球保送,並無失分。以往都是王牌投手一戰到底,到了六、七、八、九局都是恐怖的,但這次牛棚(後援投手群)無敵穩。教練王建民超低調,在牛棚裡運籌帷幄,精準地抓住台日球員的特性,及時地調換最佳壓制對手球路的投手。接著由中繼投手張奕、陳冠宇輪番上陣,讓日本強打頻頻揮空。最後,由後援投手林凱威來個雙殺,全場只讓日本敲出4支安打,以0分完封得勝,漂亮地贏得世界棒球「十二強賽」冠軍。
我是台北市市民,去市政府一樓的中庭看直播。老老少少,男男女女,不分藍綠,全民團結一致。(作者提供)
那勝利的一刻,市政府中庭的人們不約而同從席地而坐,全都跳躍起來,又叫又蹦,我們共同寫下「連科幻小說都不敢這麼寫的結局!」互相擁抱,眼淚直飆!那淚水是隱忍和堅毅之後的爆破:「當外國人放棄我時,我從來沒有放棄自己。」「當本國人相信我時,我只能相信我自己。」「人生不勇敢一點怎麼知道結果不會改變。」這「咱攏是台灣人」的命運!
用行動讓世界看見被禁止的名字 “Taiwan”
「中華隊」在前哨戰台灣捷克(Team Taiwan vs. Czech Republic)國際交流賽的球員裝備是以“Team Taiwan”戰袍出賽。球衣正中一道由北到南的「衫脊」,仿若「台灣屋脊」——護國神山「中央山脈」——而橫跨其上是 “Taiwan”一字,象徵選手們堅韌守護台灣的精神。不過,進入官辦熱身賽後,必須脱下“Team Taiwan”,換上“Chinese Taipei”球衣。
「中華隊」隊長陳傑憲在冠軍賽的關鍵時刻,擊出致勝關鍵的3分砲全壘打,在跑壘時雙手在胸前比框的照片,已經傳遍世界。當被問到手勢的含意,他是這樣說:「我們代表台灣,是台灣驕傲,在這麼關鍵時候,能夠擊出這麼關鍵的全壘打,對我來說是很振奮,當然那個手勢就是要告訴大家我們是從台灣來的選手。」
陳傑憲也是呼應22日隊友潘傑楷(Chieh-Kai Pan)。潘在複賽打贏美國隊後,出席記者會時,事先詢問獲得准許,穿著印有“Taiwan”的帽T,並介紹「我來自台灣」。而陳傑憲手比的地方就是潘傑楷的帽T 上“Taiwan”字母的位置。潘傑楷又是呼應2006年陳鏞基。在世界棒球經典賽(World Baseball Classic)後,陳鏞基受訪時表示:「從打了全壘打後,我的信心和感覺完全都跑到我身上,不管什麼球都沒有問題 …… 很高興能夠代表台灣隊來參加比賽,這是個機會,很好的經驗」。潘傑楷是受陳鏞基的感召,説:「而且要進去,還要靠好表現,才有機會讓世界看見我們台灣棒球。」
台美賽後穿「Taiwan」帽T出席記者會,潘傑楷大聲向國際宣告自己來自台灣。(資料照)
陳鏞基(Mayaw Ciru)和潘傑楷(Iyang)都是阿美族(Amis People)。這次奪冠的「中華隊」,總共28位球員,其中13位是原住民。台灣島上的原住民,可分為16種南島語系民族(Austronesian Peoples)。根據考古研究的發現,臺灣是南島語族分布的最北端,推論應是數千年前向南洋擴展的起源地,佔有關鍵性的地理地位。從1624年起,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台南安平建熱蘭遮城(Zeelandia);同年,荷蘭西印度公司在曼哈頓(Manhattan)建立貿易站,名為新阿姆斯特丹(New Amsterdam)。台南和曼哈頓成為荷蘭海外殖民時代,分別在太平洋和大西洋航線中的重要貿易據點。台灣島嶼的歷史自此改寫,正式進入世界貿易體系,越來越多從中國渡海來台的漢人,其中許多人帶著媽祖神像或香火袋,保祐開墾安居樂業,逐漸形成「定居者」的「實質」主權國家(settler de facto state),但無「法理(de jure)」主權。
近年來,中華人民共和國霸氣地聲稱:「台灣自古屬於中國」、「台灣是中國神聖而不可分割的領土」。1949年才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從來沒有一天統治過台灣。台灣與澎湖於 1895年,因馬關條約割讓給日本,而日本是一主權獨立國家,所以「台澎」不是「中國國內」問題,而是「國際社會」問題。
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1941-1945),中國與「日本台灣」是敵對國。中國抗日自顧不暇,對台灣的軍事行動都是美國獨自完成。最後,美國在廣島和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日本才投降。戰後,按照戰爭法的規定,戰勝國美國對戰敗國日本實施了軍事佔領。至於殖民地台灣,則委託「次要戰勝國」中華民國代替美軍,接受日本的投降。然而,中國發生國共內戰(1945-1949),中華人民共和國共產黨政府佔領中國大陸,中華民國國民黨政府變成流亡政府,撤退至台灣。緊接著,1950年韓戰爆發,美國發表「台灣海峽中立化」宣言,派遣第七艦隊協防臺灣海峽,阻止中國共產黨攻台,也防止中國國民黨「反攻大陸」。兩岸分裂分治,維持現狀至今。
從1949年國民黨政府從中國敗退,帶著「中國奧會」(Chinese Olympic Committee)逃到台灣起,台灣在奧林匹克運動會所使用的名稱,由於「中國」代表權的爭議,一再更名:1960年羅馬奧運,被命名為“Chinese Republic of Formosa”;1964年東京奧運和1968年墨西哥奧運,被稱為“Taiwan”,卻被國民黨政府抗議;1972年慕尼黑奧運,得以「中華民國」參賽;1976年蒙特婁奧運,再被改回“Taiwan”,再被國民黨政府抗議,拒絕參賽;1980年莫斯科奧運,再度以缺席抗議。1981年簽訂《洛桑協議》,正式以「中華台北」(Chinese Taipei)為名參加,被稱作「奧運模式」。援用此模式,台灣得以參加國際體育賽事。
「中華台北」 或「台灣」?因為這難以統一的名字,台灣還為此分裂,互相毆打。1972年威廉波特(Williamsport)少棒賽,在美國賓州的球賽還沒開打前,國民黨留學生喊:「中華民國加油!」黨外留學生則喊:「台灣加油!」起初只是互嗆,後來打了起來,國民黨的留學生拿棍棒打過去,黨外留學生也拿棍棒打回來。國民黨這邊氣勢較強,黨外有人被打倒在地流血,就撤退了。自從1990年代台灣歷經民主化過程,從國民黨威權轉型成多黨民主制度,台灣逐漸學會包容,選手穿著「中華台北」的球衣,啦啦隊喊著“Team Taiwan”(「挺台灣」)。
再加上,自2017年起,中國共產黨政府企圖操作「積非成是」的認知戰,全面將“Chinese Taipei”(「中華台北」)翻譯成「中國台北」(“China Taipei”),對全世界人洗腦「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台灣是要過渡包容「中華台北」,這是歷史上所造成的妥協出來的現用國際賽事名稱;但台灣沒有要包容「中國台北」,這是侵犯到台灣國家主權的問題,是可忍,孰不可忍?這次“Taiwan”帽T賣得超級好,年輕人説:「我買是要他們知道, 寫“Taiwan”會比寫『中華台北』賺得更多!」
是的,台灣需要贏得這場世界冠軍,分裂的台灣需要團結一致對外,不被認為存在的台灣需要被看見,面對中國戰爭威脅的台灣需要強盛的戰鬥力,感謝日本!
台日的交情是超越勝負
日本隊從2019年世界「十二強賽」複賽擊敗墨西哥起,橫跨2021年東京奧運、2023年世界棒球經典賽,以及2023年亞洲職棒冠軍爭霸賽、再加上本屆「十二強賽」預賽、複賽等賽事一路連勝,締造出驚人的27連勝戰績。即使在「十二強」賽事,日本隊三度與「中華隊」交手,在預賽以 3比 1,複賽以 9比 6,打敗「中華隊」。也就是說,日本在 27連勝的戰績,首次輸了一場;這次「十二強賽」中也只輸了一場:這一場就是在冠軍戰輸給了台灣。
「幸好是輸給台灣」是賽後日本球迷的坦言,他們是這麼說的:「我在YouTube上看到台灣打出那支3分砲時,有球迷感動到哭的影片,真的很催淚!完全感受到台灣對棒球的熱情,以及他們想贏日本的心情 。雖然輸了很不甘心,但幸好是輸給台灣。」「看到遊行這麼盛大,覺得輸給台灣也不錯!」「輸台灣沒關係。」「因為輸台灣,責備會少很多,嘲諷會少很多。」
如果這次日本是輸給中國,不知道中日仇恨值又要上升幾分?舉日前11 月 19 日2026 年世界足球杯亞洲區預選賽為例,在廈門體育場,中國隊迎戰日本隊,結果中國以 1 比 3 分輸給了日本。英國朋友馬建傳來:「我看到微信群裡的信息:『我們贏了!』明明比分是 1 比 3 輸了,怎麽在中國球迷們眼裡就贏了?我就去網上看看這場足球比賽的實況。
結果,連中國的官方媒體沒有轉播比賽現場。就又跳入手機,在網絡上看到了傳出的一些現場視頻。原來那坐滿體育場近六萬中國球迷與紅旗鋪滿了體育場,就在播放日本國歌時,咒罵叫囂著傻逼、操你媽的小日本的國罵充滿了體育場,那誰還敢直播這種文革紅海洋的場景?!」
「儘管中國球迷們用激光電筒追射著日本球員們的眼晴,日本隊還是 3 比 1 贏了比賽。」馬建又説:「足球比賽結束了。體育場外有一位落單的日本球迷,被成百上千的中國球迷圍堵、叫罵:『操你媽的小日本』、『鬼子滾你媽的蛋!』上千人對著一個人齊喊:『漢奸!漢奸!漢奸! 』…… 日本人也許聽不懂漢語,何況必須是中國人才有資格成為漢奸。他想儘快脫險離開中國人群,想儘快回到他的安全國家。他面帶微笑撿起被打掉的帽子,繼續往前走著。眼下就他一個贏了中國的日本人,在體育場門外突圍著。中國人興奮地看到他被圍追堵截的視頻,興奮地大喊:『我們贏了!贏了!』『看,我們在氣勢上贏了!只需要足夠大的聲音就贏了。』『他媽的,小日本鬼子傻逼,傻逼 ……』這位場外的日本贏者好像連傻逼都聽不懂,這就更讓那些揮舞紅旗的中國人興奮了:『大傻逼!』」中國的國族主義者可以如此地不理性,將當下一場足球比賽的輸贏,轉化成歷史上國與國間的輸贏對抗!
台灣球迷在日本東京大巨蛋開心慶祝勝利,台日沒有對立只有君子之爭的真交情。(特派記者陳志曲攝)
相較下,台日兩國可以將棒球賽的輸贏,只留在球場上。賽後日本多是恭喜台灣和檢討日本:「台灣在這屆十二強根本是真正的主角!」「台灣球迷平常就會關注日本棒球,對棒球的熱情真的很高啊,這次奪冠應該會讓他們變得更強吧!台灣恭喜啦!」「講真的,日本就算優勝,也不會有這麼大的討論度吧 !而且這次至少讓我們看清了井端(弘和)到底多無能!」「下次日本主辦時,麻煩一定要在左外野準備好客隊專區。吹喇叭的再多一點的話,日本連應援氣勢也會被壓到輸!」「台灣對日本這麼尊重,日本隊還失言(按:辰己涼介在冠軍賽前放話『輸了要改當投手』),到底在搞什麼啦?!」
日本這次的失敗,最在意的是5793天後被台灣完封,連三壘都踏不上的慘敗。即便如此,敗後也沒怎麼看到批評前一天的換投事件。台灣隊因美國打贏委內瑞拉,提前晉級,寧願繳罰金,也要臨時更換預告先發,以保留王牌投手林昱珉至隔天的冠軍賽。當時日方的回應:「就算這樣,井端監督也要贏喔!」果然,那場日本是贏了。不過,隔天那場奪冠賽,沒贏,但戰輸的日本並沒有重翻舊帳。一個懂得反省,謙卑認輸的對手,不應該還以仇恨,而是尊敬。地主國日本準備了1000瓶香檳酒,提供冠軍隊慶賀(按:應該不是為台灣隊準備的,而是為自己日本隊)。台灣總教練曾豪駒謙虛地婉拒,表示:「這是屬於日本職棒的場地 …… 我們希望將這份喜悅帶回台灣慶祝。」在東京巨蛋僅以噴射金色彩帶喝采。懂得不過份驕傲,及體恤別人的感受,這是人品。
台日的交情是超越勝負,更有一些溫馨感人的花絮。像江國豪(左)、辰己涼介(右)兩人的互動往來。圖為本報合成照。(資料照,特派記者陳志曲)
台日的交情是超越勝負,更有一些溫馨感人的花絮:日本女性球迷害羞地表示:「台灣隊隊長陳傑憲長得太帥了(按:硬漢系型男)!贏日本,也只能原諒他。」日本隊外野手辰己涼介在賽前發出豪語,輸給台灣就棄打從投。結果,輸了。中華隊投手江國豪笑稱要贊助他投手手套。辰己大方接應:「正在等待您的棒球用品!我會遵守我的承諾。」江國豪也立馬兌現承諾,將手套寄出,還互勉:「我們一起加油!」回應「加油」,辰己涼介的老婆鈴木瑟莉娜在Instagram貼出她嗨唱「台灣上 [尚] 勇」應援曲。又在老公面前,大唱大跳「曾頌恩應援曲」:「火力放送,全壘打 Boom Boom,頌恩開轟,全壘打 Boom Boom!」辰己自嘲地發問:「我該送老婆去台灣嗎?」
哈哈,好有愛!台灣這次不僅贏得世界棒球「十二強賽」的冠軍,還贏得人心(包括:最強對手日本人心)。更重要的是,讓世人分得清:「從台灣和中國球迷的表現來看,就能斷定他們絕對不可能屬於同一個國家。」
(作者為倫敦政經學院研究員)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