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共和國》陳建貝/中共加速培育高端軍工技術人才

陳建貝/政大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所碩士

推動軍民融合培訓工作

共軍招收士官來源管道區分部隊士兵轉士官、考取士官學校、大學畢業生直招及依托地方高校培訓定向培養士官等四種方法,並配合二○二二年通過《關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士兵銜級制度的決定》,士官軍銜調整為軍士後,二○二三年六月十四日公布該年度「定向培養軍士」招生計畫,此舉措成為近年軍隊培養儲備士官人才的重要途徑,以促進士官隊伍現代化。

強化士官學員基礎軍事素養

二○一二年,中共為加快擴充士官兵源、強化士官素質,總參謀部、教育部與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江西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江西信息應用職業技術學院、山東交通職業學院、湖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四川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及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學院等十一所高校簽署定向培養士官合作協議,展開依托高校培訓定向培養士官工作。

定向培養士官培訓模式係地方高校根據部隊士官職位提出培訓需求,招收參加全國高校招生統一考試,並填寫報名相應高校的定向培養士官所需專業之高中畢業生,未婚且年齡不超過廿歲,其學制為三年(前二.五學年為高校教育,由高校負責專業課程與培養方案;後○.五學年為入伍實習,由部隊負責軍事訓練,實習完成後由高校辦理畢業手續),畢業後取得大專學歷、授予下士軍銜,並分發部隊電子科技、船舶、網絡信息、無人機及大數據等專業領域技術士官職務,凸顯共軍為完善軍民融合士官人才培訓體系,刻藉由國民教育資源,加速培養符合各軍種需求之新型士官人才,提升士官隊伍的專業學識與軍事素養,以推促軍隊現代化建設發展。

缺乏機關統一規範培訓作法

觀察共軍自二○一二年起陸續與民間院校共同建立定向培養士官培訓模式迄今,雙方透過院校調研、教育研討及座談交流等方式,持續深化「地方高校—訓練機構—基層部隊」聯合培訓機制,然而各軍種主管部門自行協調對接培訓院校,仍未組建全國性、全軍性指導協調機關,無法統一規範培訓院校評定標準,且教學管理上欠缺相應監督考核,導致各院校培訓定向士官學員素質良莠不齊,同時也無法統一制定軍政訓練標準與教材,導致教學內容與部隊實際戰訓有所差距,降低學員分發部隊後任職能力。

若能成立全國性指導協調機關,共同研究人才培訓方案與目標任務,並逐步完善教學訓練、日常管理及軍地院校交流合作等規定,建立軍地訓練機構與部隊需求對接、部隊教學指導及院校考核評估等調整作業,助於培訓定向培養士官的院校掌握部隊編裝與人才需求,相應推動課程設置、師資編配及教學方式,確保學員畢業後即具基礎軍事素養及專業技能,加速投入部隊形成基礎戰力,以補實軍隊人力缺口。

值予關注,中共教育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及國防動員部於今年六月十四日甫公布該年度「定向培養軍士」招生計畫,培訓院校招生科系仍置重招集電磁、網絡及通信等理工科系,結合培訓院校數量由二○一二年的十一所增至二○二三年的四十八所,招收部隊單位也由剛開始的海、空軍、二砲部隊擴增至現在的中央軍委國防動員部、聯勤保障部隊、陸、海、空、火箭軍、戰略支援及武警部隊,顯示共軍為貫徹習近平「科技興軍」指導,刻藉民間院校學科專業與培育能量,培養高端軍工技術人才,以加速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發展。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