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服貿之昨日香港明日台灣

◎ Kirl Lim

本月十五日,柯文哲所屬智庫台灣新故鄉智庫協會召開理監事聯席會議,宣布柯文哲的國政白皮書正在撰寫中。媒體隨後報導,該未公佈的國政白皮書內容,主張重啟貨貿與服貿談判,延續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效益。

ECFA除了規範締約的各種程序,實質面鎖定「貨品貿易」與「服務貿易」兩大項,是為加強和增進雙方之間的經濟、貿易和投資合作。台灣在薪資水準、法規制度面及金融監理程度都優於中國,所以當馬政府於二○一○年簽訂ECFA,在經濟面上最令人擔憂的是,台灣的薪資會被拉低,而本土企業遭到中國磁吸效果出走,各行各業將面臨低廉中國商品或服務傾銷競爭,造成名副其實的「空洞化」。

以上是經濟面的論述,但與中國相關的事務,處處都是政治,ECFA其實只是「包裝在經濟話術」裡的統戰兵器。

最好的例子就是二○○五年中國對香港推出的《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美其言是幫助二○○三年受SARS摧殘下殘喘的香港經濟復甦,事實上是為促進中港經濟一體化進程,為中國的完全統一創造更堅實的物質基礎與條件。導致香港低階勞動力空洞化;當地企業受到中國供應商低價競爭,且又遭受外國高品質進口商品搶市;人才專業資格則受到中國內地保護主義、不透明的潛規則傷害。後續使香港經濟受中國支配,自治權蕩然無存。去除一國兩制,直接實質統治,才是中國推動前揭政策的最終意義。

目前重啟ECFA再度受到討論,台灣基進則一貫主張其根本不應存在:

首先,看似有利的「提早降關稅的商品清單」,只要中國有政治需求,就會被無理而突發地取消,造成難以控管的風險。例如石斑魚被擋、虱目魚被騙。

再者,ECFA本質上就是中國用以滲透台灣農工階層,使之向中國傾倒的工具。但台灣需要的是產業轉型,關鍵在多元化銷售市場與強化農產附加價值,而非依賴中國不穩定的讓利出口。

柯文哲主張重啟服貿與貨貿談判,如果二○二四年讓他有執政的機會,在台灣情勢險峻的時刻,利用ECFA架構配合中國統戰,難道台灣還有那個運氣再來一次太陽花嗎?所以在中國武漢肺炎與美中貿易戰的背景之下,正好給予我們絕佳的時機廢止ECFA。

其實,柯文哲重啟服貿,就是踏在香港屍體上,配合中國統戰,讓台灣在經濟上先死一次。最後,連主權也會失去。

(作者為台灣基進顧問)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