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談國考納入心理狀態評量

◎ 劉兆隆

報載國家考試自明年起不僅將逐步增加口試,對於需要抗壓性與穩定度的職務、或配備槍械的職務等工作,可優先研議加入心理測驗科學化工具作為選才之輔助。方向雖然正確,但是前置作業不可少。

公務員型態有很多種,要求的心理素質也大不相同。例如一般行政職系所要求的心理素質,與國安局特考的心理素質絕對不同。雖然說有的特考有口試的制度設計,但短短口試時間要篩選出適合的人才,仍有其難度。且特定的心理素質在某一個職系可能是優秀的公務員,但在另一個職系可能就是個麻煩製造者。建議考試院先將不同職系需要的心理特質建立資料庫及分析常模,考生心理測驗結果必須要能對應到這個常模,了解其所報考的公務員職系是否適合。

其次是要修改現有的培訓與升等制度,考慮心理素質的增能。擔任委任、薦任與簡任公務員所需的心理特性並不相同,現行的課程並沒有增加擔任更高一階公務員的心理素質培訓,未來這種心理測驗應與培訓升等制度的評量整合。簡單的說,就算該員受完升簡任官等訓練,但心理狀態仍然不盡符合一個優秀的簡任官常模,培訓制度就應該增加心理素質相關課程,訓練到及格方能入職。

高科技業在選才時早已將心理測驗納入程序,以降低訓練成本與促進產業效能。現代公務員所需職能,與過去科舉選才時代已有很大不同,國家考試也必須適時調整因應為宜。

(作者為彰化師範大學公共事務與公民教育系副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