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民主國家串聯 台灣不能掉隊

二○二四總統大選,國民黨預計五月完成作業,推出總統參選人。黨中央還頗具雄心想進一步整合泛藍、非綠陣營,籌組大聯盟,與民進黨所推出的總統參選人賴清德競爭。外界最關切,也認為對台灣民主存續影響最大者,即在這些可能參選人,對於台海議題、乃至對中國政策的主張與態度。而綠藍之別,或者綠與非綠的不同,亦是國際社會觀察台灣未來對外關係走向的最重要指標。

代表民進黨的賴清德,數度強調蔡英文總統的「四個堅持」。蔡總統二○二一年國慶大會提出包括堅持自由民主的憲政體制,堅持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堅持主權不容侵犯併吞,堅持中華民國台灣的前途,必須遵循全體台灣人民的意志。這「四個堅持」,綠營已有高度共識,認定是台灣人民給的底線,賴清德也多次表達這是必須延續的路線。經過蔡英文政府這幾年執政,台美關係攀升至高點,民主盟邦並聚焦台海和平穩定,反對片面武力改變現狀。中共政權已是國際公認的「麻煩製造者」,台海兩邊的國家形象,呈現巨大反差,更加凸顯互不隸屬的關係。台灣堪稱是全球民主供應鏈,不可或缺的成員。因應國際情勢,鞏固台灣民主體制,這是我們必須繼續向前走的生存之道。

蔡政府這七年來穩健的對外路線,加上賴清德代表國家出訪友邦累積涉外經驗,相關國家並能更清楚瞭解民進黨接班者的外交思維,「蔡規賴隨」應是可預期的方向。然而,非綠陣營包括國民黨,可能角逐總統者,對外主張尚不明晰,或彼此有扞格之處,遑論將其整合具有高度共識的「大聯盟」。例如目前爭取國民黨徵召的幾位要角,有的對台海議題高談闊論,但也有異常慎言,分別予人過與不及之感。像是提到可派「八萬個機器人與八萬名解放軍作戰」;又自誇「如果當選,解放軍戰機就不會來了」等爭議之語,便即遭質疑,若能讓解放軍戰機不來,怎又會有解放軍登陸呢?彼此相互矛盾,暴露其對外部情勢的理解情形。另也有參選者鮮少論述,近期雖以「杯破水覆」作為中華民國與台灣的連結譬喻,並未有廣泛討論。刻意選擇隱藏,沒有清楚表態,是考量時機或準備都還未臻成熟,或與國民黨內的主要論述有所差異,在出線之前得保持階段性的模糊,這均待接下來的檢證。

國民黨先前「面向中國」的台海主張,二○二○年總統與立委選舉大敗後,已成票房毒藥。但黨內仍有心有不甘者,依舊鼓吹已被中共貶為一國兩制的「九二共識」,並曲解憲政妄指兩岸同屬一中,反對台灣與中國互不隸屬的政治關係,甚至要國民黨人繼續扛著這塊神主牌。曾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把酒言歡的馬英九,自我催眠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但人到了外國就全遭戳破。馬近期到希臘參加國際論壇,前總統的職銜被一改再改、且愈改愈差,最後淪為「中華台北國民黨前主席」。懂得操弄這名銜文字不是希臘,顯然是中方經由使館人員所為。這不單羞辱了馬英九,並藉此宣傳,台灣就是中國一部分。媚中如馬英九,也沒有退席抗議捍衛尊嚴。部分藍營人士信奉的國共政治基礎,擺到國際場域,沒有各表,只有被表。論述不堪一擊,若未來國民黨參選總統者,還繼續在此打轉,豈非自欺欺人,走倒退路。

昧於國際情勢的台海主張,還包括「親美和中」、「強國等距」、「避戰謀和」等,看似中立或中性的語句包裝。這類休管他國瓦上霜的鴕鳥心態,其實是自斷臂膀,遠離真正助台的民主盟邦,台灣一旦掉隊或落單,將更陷險境。中共對外挑釁擴張,台灣不是唯一國家。日本強烈意識「台灣有事,日本有事」,南韓與菲律賓也陸續歸隊抗中陣營,追隨美國的印太戰略。外部環境的迅速轉變,說明我們若要真正的避戰,不是求取委屈式和平,須與民主盟邦堅定站在一起,團結合力,加強集體嚇阻中共的力量,才能真正保障台灣的安全。蔡政府正深化這樣的方向,非綠陣營競逐總統大位者,與其標新立異或語出驚人,其實可以告訴國人,如何繼續強化這民主路線。朝野一致對外,就是最強而有力的防衛後盾。民主國家對我們也會更有信心。更重要是,主要政黨對外主張趨向一致,不再糾結昧於國際情勢的台海主張,選民也會更聚焦於國內各項議題,這對提升台灣民主的實質內涵,將更具助益。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