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非綠」、「非紅」與平衡桿

中國的文武介選動作頻頻,與「非綠」裡應外合進行認知戰。二○二四大選,地緣選擇的主軸已經浮現,其它的政策辯論能見度可能有限。去年地方選舉,民進黨重蹈二○一八覆轍。上次,主要敗在公教年金改革、公投攪局。這次,論文門成為大敗筆。國民黨上下士氣大振,一副可望二○二四收復河山之慨。不過,這個百年老店的宮廷劇依舊。郭台銘在走四年前的戲路,朱立倫則令人懷疑是否在走八年前的戲路,而侯友宜遲未表態影響氣勢,歹戲拖棚搞得韓粉也按捺不住。

如果說,二○一八、二○二二是民進黨的魔咒,二○一六、二○二○何嘗不是國民黨的魔咒。韓流之狂掃台灣,猶且在一年之間退潮。二○二四,誰主浮沉,言之過早。目前看來,「非綠」的最大變數,仍是侯友宜。這位諸侯,到底會不會眾望所歸?路線會姓黨或殺進本土地盤?朱立倫自稱總教練,卻投出「徵召」變化球,會不會搬石頭砸國民黨的腳?假如風飛沙之後,結局竟是「徵召總教練」,那就真的是精彩絕倫了!

侯友宜,一直維持較高人氣,主要原因似乎有二,一是「侯侯做代誌」,主力放在市政,政治一律四兩撥千斤,二是避免意識形態爭議,不捲入九二共識等漩渦。不過,一旦決定競逐大位,這兩個因素都會起變化:一,去年才連任市長就改跑道,難免引起對手抨擊,即便「徵召」某種程度有解套作用;二,接受國民黨「徵召」,則不可能完全不顧九二共識、同屬中國、中華民國主權及於大陸等基本教義,而這些與主流民意、地緣動態不無扞格。當然,既然有志大位,這些基本的問答題,料想他不致缺乏基本功。

「徵召」這個變化球,主場優勢在於黨中央。依黨內外支持度來看,目前朱立倫出線的機率仍相對較小。但,大家也不要忘了,朱立倫還有另外一個戰場,那就是兩岸關係。站在黨主席的主場優勢,向習近平承諾的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為國家謀統一、為民族謀復興,如果貫徹到該黨競選綱領,綁架論述未明的侯友宜,明年該黨若重返執政,朱立倫不無可能取代連戰過去的角色,兩岸掮客名利雙收。有人或許認為,這樣的格局比總統還大。

會這樣想的,不單朱立倫。最近,馬英九亦動作頻頻,赴中祭祖交流,配合北京稀釋蔡總統外訪效應。馬英九在中國甚至越界說:依照一九八二年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前言,台灣是中國(原文實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沒有提到的包括,一九四九中華民國被逐出中華民國憲法的原始疆域;一九七一聯大二七五八號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的中國代表權席位(排我納匪);一九七九美中關係正常化(美匪建交)等。此後,北京的「一中原則三段論」,已無中華民國的餘地,也罕有國家正面挑戰。是以,台灣大陸,同屬中國,不啻承認台灣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而中華民國必須與台灣密合無間,才有侯友宜所謂的「我們的國家就叫做中華民國,我們在台灣這塊土地不斷成長茁壯」。

馬英九「認祖歸中」,到南京中山陵「和平奮鬥、振興中華」,還到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歷史絕不可遺忘」。相較於尹錫悅所言,「台灣問題不僅是中國與台灣之間的問題,而是像北韓問題,是全球性的問題」、「若不能改善日韓關係,對國家利益將造成重大損失」,馬英九堪稱民族主義的歷史囚徒。不到一年前,朱立倫在美國表示,九二共識是「沒有共識的共識」。但,他對北京似乎有另一種講法。侯友宜,會因為被「徵召」而被馬、朱套上「一中緊身衣」嗎?台灣正處於內外危機之際,維持獨立現狀與確保台海和平,兩者得兼當然是民之所欲,但這支平衡桿並不好拿。「非綠」會比「非紅」拿得穩嗎?

明年初,台灣大選。明年底,美國大選。這兩場大選,難免受到地緣動態波及,同時,發展中的地緣動態,也會影響這兩場大選。於是,主流民意的選擇,對台灣未來具有關鍵性。馬克宏訪中之後,以台海安危之局外人自居,招致傳統盟友物議紛紛。背景在於,美中的大國地緣賽局,沒有國家可以置身事外。如今,國民黨已經選邊站了,企圖廣結「非綠」(包括紅色),下架美國隊友、本土政權。在這種情況下,國民黨的總統候選人,還有遊走兩端的空間嗎?這是所有爭取被「徵召」者,共同面對的第一個問題,而且,這個起手式可能決定成敗。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