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我們對於地下水救旱的看法

◎ 張竝瑜、倪春發、顧承宇、羅偉誠

地下水是救旱重要資源:繼二○二一年初臺灣西部的旱災缺水危機之後,近日臺灣南部又再度面臨可能的旱災缺水危機。由於因應可能的中南部民生缺水危機,相關單位再度規劃以鑽鑿抗旱井,以地下水及伏流水進行跨域供水來因應危機。但在積極鑿井作業同時,卻也引起地方對於抽用地下水與伏流水,可能造成地層下陷與相關用水問題疑慮。記得兩年前遭遇同樣缺水危機時,政府也是啟動了鑿井國家隊,以因應民生與工業急需用水,顯見地下水的可利用潛能,實為因應極端枯旱的救命水。

屏東平原地下水資源蘊藏豐沛:舉最近大家關注的高屏流域地下水鑿井開發議題為例,在過去的調查中,在高屏溪上游的伏流水帶,主要為厚層礫石夾砂層組成,為河道的地表水補注地下水的重要來源區。屏東平原相對其它地下水分區其資源相對較為豐沛,地下水也能迅速回補。抗旱調度過程做好監測地下水水位,管理在安全出水量並定期公開資訊,如達到警示管理水位就立即停止調度,如此可以避免對當地造成影響,不用過度擔心。

研究可應用於實務:面對極端氣候,洪旱交互襲來,如何適當運用地下水,作為防洪、抗旱,甚至區域氣候調節之用的地下水庫,已成為近十年世界科學家的焦點課題。過去數年,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及水利署針對地下水庫潛能,已逐年進行調查評估。另外在近期的研究也發現,高屏溪地區的地下水流向,與地表河流分布的差異,主要由於現在的高屏溪河道系統,在上世紀日治時期經過大規模人工整治,已經與天然河道分布差異甚大,然而地下水的流動,仍然循地下的古河道流動。換言之,平時地下水等國土資源的調查研究,規劃洪旱時期的可能場景與補注池、抗旱井合理建置與聯合運用規劃計畫,抗旱緊急時就能派上用場。

提昇治理層級:因應極端氣候對於生活/生存的影響,是人類廿一世紀的重要挑戰之一。我們希望政府能重視各項國土資源的平時調查資訊,加大資源投入。水資源分布在流域上中下游,無論抗旱或防汛攸關民眾日常生活,組織改造時整併現有水資源相關單位組織,提升層級,並成立國家級研究計畫,以因應極端氣候的一再發生,整合資源、減少溝通介面,強化韌性有備無患。

(作者分別為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特聘教授、應用地質研究所特聘教授、臺灣海洋大學河海工程系特聘教授、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特聘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