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駁「缺電辦公室」酸話

◎ 盧展南

剛揭牌之「電力可靠與韌性推動管理辦公室」,被解釋為「缺電辦公室」,經濟部新聞澄清表示,成立該辦公室的目的,是為因應淨零轉型帶來之電力系統挑戰,及提升電力系統可靠與韌性,藉由引入並培養行政部門目前較欠缺的電網專業能量,務實檢討並提出改善策略,確保電力穩定運行。

世界各國的獨立電業監管機構成立,往往來自於一場大災難。電力系統並非堅不可摧,可能會受到天候問題、外力介入、人為疏失等多種因素影響而造成供電中斷。經濟部新成立的辦公室雖無法確保百分之百不停電,卻可期待降低人謀不臧所造成的不必要停電,瞭解供電可靠度趨勢,提出警訊,做出有效的電網投資建議。

過去大停電後,在專家學者的催促下,始終無法成立電業監管機構。現在經濟部願意重視電力可靠度改善,民眾理因舉雙手贊成,為何還被酸言酸語呢?或許是大家對缺電的定義沒有共同的認知。

筆者認為,在長期電源開發、電網規劃及短期電力調度(包含降壓運轉及需求面管理)皆已竭盡所能的情況下,若維持系統安全運轉所須之可用供電容量裕度(備轉容量),低於電業管制機關訂定之規定值,電網運轉單位基於整體運轉韌性考量,執行了非工作停限電,即為缺電的具體佐證。執行日前通告之「非工作計畫性限電」或預估未來缺電小時(Loss of Load Hour)大於X小時,且預期無法供電量(Expected Unserved Energy)大於Y%,即是進入缺電高風險時期。而在一定時間內不再有上述情況,即脫離缺電時期。北美可靠度公司(NERC)過去的機率評估中,LOLH大於二小時且EUE大於總發電量的○·二%,就被認為是高風險。

在備轉容量俱足的情況下,電業應共同戮力阻斷事故發生及可能引發之連鎖反應,避免大區域無預警停電或緊急限電。非因供電能力不足,因天災、外力介入、維護不良、保護系統失效、電力設備損壞、人為疏失等所造成的無預警區域停電,不是缺電。

過去供電品質、降壓或降頻運轉、需量反應及電力輔助服務採購、大停電事故、缺電與否、電網投資問題,往往是台電或能源局說了算。此次「電力可靠與韌性推動管理辦公室」的成立,是我國電力領域的一大里程碑,經濟部長及台電願意用新的思維來處理電力可靠度的問題,廣納意見,值得嘉許。期待該辦公室能名副其實,發揮應有的功能,建立電網專業能量,成為未來電業管制機關的一部分,確保電力穩定運行。

(作者為中山大學電機系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