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技職教育老兵七點建言

◎ 饒達欽

少子女化人口危機,肇致各級學校招生困難,影響最大者,莫如技職教育之衰退(招生不足、科技設備不足及老化等),形成產業部分人力匱乏,知識與技職傳承的脫節。

回顧七○、八○年代,臺灣經濟急速起飛,各行各業求才孔急,吸引許多私人捐資興學,以技職學校為多,高職對高中生之比最高曾達七比三。繼之,專科學校與科技大學也陸續蓬勃設立。不料少子女化危機出現後,甚多經營不善或非都會區之私立技職校院,因生源不足、交通不便、公立學校增加及學生數擴招等因素,步入廢校之窘境。

加之,各級技職課程為「上行下效」模式,缺乏「群集」概念的統整與適性發展,高中職仿效科大/大學開設課程,國民中學的實用技藝學程仿照高職,都缺乏產業融入課程之編修。以美國為例,其「群集課程」是泛領域,跨行業的整合,我們卻仍停留在「單位」行業的直向性衍生;而各產業行業公會亦未能主動組聚代表,提供課程修訂、實習、應用內涵、場域及技能檢測等。

雖然職業學校名稱已改為「技術型高中」,然其課程內涵仍難脫舊模式與思維的框架。在數位時代,元宇宙、AI、IOT、邏輯運算、雲端、資安、大數據、演算法、資料庫之影響甚鉅,人才之培育亟需有前瞻性。否則,新瓶舊酒將使人才素質落後他國。茲建議如下:

一、將優質之公私立高職(技高)改制為「五專」,前三年群集課程,後二年專精課程,可附設高職部。

二、優質之科技大學普設碩士學位,前三年為跨領域學習,後三年專精(產業)學習及實習。或設立「五加一」碩士產業學程(大四或/及大五在產業實習,採學程使其彈性化)。

三、優質之科技大學精選「產學博士班」學位(由產業公會提供人員),撰寫實務專題報告或/及論文。

四、鼓勵公私立科大或大學在偏鄉高職(技高)設立二專學制,或其獨立設置。

五、對中低收入家庭唸五專或二專者,可有條件式全額補助。

六、產業(行業)公會應多多參與技職教育並提供師資及設備資源,且協助技能檢測等。

七、「職業輔導與試探」可向下拓展至國小高年級,並與國中技藝教育相聯結;國中技藝教育可採廣域之產業介紹與試探,毋需依照或效仿高職(技高)類科之垂直連貫式教學,並及早建立一套由國小至大專的整合式職涯輔導機制及資料庫,相輔為用。

(作者為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名譽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