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拜登突訪基輔的戰略意涵

◎ 林穎佑

在俄烏戰爭即將滿一年之時,美國總統拜登在極度保密情況下突然造訪基輔,會面澤倫斯基並發表演說,引起相當多的討論,以下從四面向來做戰略分析。

時機上:當外界盛傳普廷有可能在一周年時演說,以及外傳習近平有可能訪莫斯科之時,美國總統搶先在基輔發布演說,自然能有效的掌握戰略主動權,弱化日後中國與普廷的對外發言。

外交上:而在外交上更是直接讓烏克蘭民眾了解,美國唯一承認的就是基輔的澤倫斯基政權,特別是對於俄羅斯之前辦理公投以及嘗試建立偽政權的地區來說,透過此法也間接傳達國際的立場。此外也對歐洲甚至印泰地區國家傳達美國對於盟國的態度,是一種外交「再保證」的做法。

內政上:對拜登而言,現身基輔也能一掃美國國內對其年齡的疑慮,以及對於民主黨未來而言,目前並無強力的候選人,在考量到目前美國國內政治氛圍後,透過此次行動對國內的聲勢應有所助益,也可視為對二○二四美國大選的起手式。

軍事上:外界盛傳俄軍會在攻烏一周年時,再度發動大規模攻勢。特別是俄軍需要在春季的「泥將軍」來臨前,取得一定的戰果。畢竟若在日後接收北約的裝甲部隊並形成戰力後,必然對俄軍是一大打擊。這些都是俄軍需要在冬季結束前可能發動攻勢的原因。雖說拜登出現在基輔,讓外界感到意外,但在出發前數小時,美國已有照會莫斯科,最大的意義就是在警告俄軍勿輕取妄動,否則後果自負。

在拜登訪烏後,普廷雖然暫停核武控制條約,並揚言加強發展核武,但當前會使用核武的機率不大,應會回歸到傳統作戰。在拜登提出的支援清單中,雖提到資金、彈藥砲彈、反裝甲武器、火炮與防空系統,但依然沒有可以進行機動反攻的裝甲部隊,這是否也代表美國有意將戰爭限制在可控範圍?而在春季來臨之前,俄軍在兵力與補給上是否能維持其進行大規模攻勢?且烏軍在抵擋之餘會承受多少的損傷?這都可能關係到未來雙方的談判籌碼,是俄烏戰況發展需注意的方向。

(作者為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