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世界母語日」一代人救轉客話

◎ 向盛言

2月21日是「世界母語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今年「世界母語日」的主軸為「多語教育|翻轉教育的必要手段」。前法國文化部長、現任UNESCO秘書長阿祖萊在公開信一開頭如此揭示「以母語為根基的教育對於個體的完整發展和語言文化資產的傳承至關重要」。

對照我國於去年中通過的「國家語言整體發展方案」,預計以五年為期,投入三二一億的預算,從家庭、學校、社會三方面著手,力圖我國華語之外,其他國家語言,包括原住民語、平埔族語、客語、台語、閩東語和臺灣手語的復振,並喊出「一代人救轉國家語言」的響亮口號。兩者其實可相輔相成。

以客語來說,若非上一代的客家運動先賢,在1988年12月28日走上街頭,訴求推動客語教育、抗議廣電法中不讓客家話見容於媒體的限制,發起「還我母語運動」,勢必無法這麼順利在21世紀初,先後催生客委會、客家電視和講客電台。從政府到媒體,攜手復振客語。那麼,在「還我母語運動」35年後,我們這一代的人,又該透過那些行動才能「救轉客話」,進一步提高多語教育的可行性?

先從家庭內談起。筆者過去從工作中養成一個習慣—只要見到特定姓氏,例如:徐、彭、鍾、范…;或是講話帶有特定發音方式者,都會忍不住問對方「敢係客人?會講客無?」

結果時常遇到有人回答「我父母親只有一半是客家人,應該不算。」或是在訪問的過程中發現,客語流利的客家人卻未跟下一代用客語溝通,追問之下才得知,另一半不是客家人,所以不知該教爸爸還是媽媽的母語,乾脆全家都只講華語。這類情形都在無形中斲傷母語教育。

根據《客家基本法》的定義,只要具有「客家血緣」或「客家淵源」且「自我認同為客家人者」都算是客家人。加上,所謂的母語,表面上似「媽媽說的話」,事實上係指主要照顧者(Main Caregiver)使用的語言,而過往的主要照顧者多為母親所致。但現代社會,由父親甚至阿公帶小孩者也不在少數。因此不僅母語的定義須更與時俱進,母語教育絕不限母親的語言,所有照顧者的第一語言均可以,也都該繼續在家庭中使用。

再者,在學校教育領域可用一個例子說明。現代的學生除了跟家長、老師學習母語,遇到問題時就跟其他學科一樣,多會直接上網找答案。就拿「母語」這個詞的Google結果來說,《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的釋義二是「俗稱『鄉土語言』。如:我的母語是客家話。」事實上,原住民語、客語、台語…等語言,上個世紀末起,就已從最不堪的「方言」演進為本土語言,2019年1月9日蔡英文總統頒布施行《國家語言發展法》後,更躍升為「國家語言」。因此相關文書、定義也都該同步更新,為臺灣人的母語「正名」。

在整體社會層面,既然行政院已正式核定「國家語言整體發展方案」,各級政府單位,何不帶頭以行動表達對於國家語言的重視。好比3年前的疫情記者會開始,手語已經成為官方記者會的必載語言,期待日後在其他重要場合或大型活動,都能配置國家語言的同步口譯人員,讓各語言在主流場合能獲得同等的露出機會,以日漸促成各種國家語言在公領域的現「聲」普遍化、常態化。

(作者是客家電視台台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