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如何化解「全球化死亡」危機?

兔虎年交替,是否帶來新氣象?去年最大的挑戰,包括通膨、升息、烏俄戰爭,及經濟衰退疑慮等,今年似乎將會出現轉折。不論是美股在台股休市期間大漲,或是美國疲弱經濟數據可望讓聯準會緩和強升息,顯見全球經濟似有走出谷底的徵兆;而烏俄戰爭,在烏人團結抗敵下,不但成功抵抗俄軍的嚴酷攻勢,甚至有反攻契機,可望消弭地緣政治衝突擴大風險。而經濟上,供應鏈斷鏈舒緩,但消費信心降低,物價飆漲,造成需求不振及庫存暴增,嚴重衝擊企業獲利,必須更多時間加以調整,因此經濟可能「先蹲後跳」。凡此,意味上半年的挑戰依然嚴峻,下半年則可望漸入佳境。

台灣經濟去年盛極而衰,年底的出口或經濟成長,皆由高峰下滑,出口大幅下挫,而第四季的GDP預估值甚至降為-0.86%,與先前預估的1.52%呈現2.38%的嚴重落差,也讓全年GDP無法「保三」。而出口比率方面,對中國降低,對美、東協、日本、歐洲則增加,符合我國降低對中國經貿依賴與外貿多元化的發展路徑。但必須注意,對中國的降幅速度可否由其它區域的成長彌補,以免出口失速下墜;而貨品項目的增減,更須重視它的不可替代性,例如半導體晶片等,以減少中國利用經貿做為制裁報復的風險。今年美中對抗強度勢必有增無減,尤其在高科技的晶片產業,中國雖然以大基金扶植國內產業,但半導體的技術、設備、人才皆由西方聯盟牢牢掌握,最近設備與材料大國的荷蘭、日本也加入半導體抗中陣營,更使中國陷於不利處境,晶片自主之路勢必崎嶇難行。在此態勢下,台灣半導體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台積電強大競爭對手英特爾執行長季辛格(Pat Gelsinger)在達沃斯經濟論壇表示,目前全球大部分高端晶片產能集中在台灣,可能需要數十年才能解決。此一現實狀況也反映在上週六美股英特爾因財報不佳而重挫,反觀台積電ADR在台股休市期間卻一路強漲。此種價格的對比,適切反映出雙方價值與實力的差距,更代表在幾年內,全球競爭對手與台積電所代表的台灣半導體產業距離仍然遙遠,只能苦苦追趕。這方面雖可樂觀看待,但台灣經濟不能只靠一個護國神山,必須有眾多護國神山群護持,台灣經濟才能屹立不搖。

台灣面臨的另一個重大挑戰則是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所稱,全球化已經死亡的威脅。過去四十年全球經濟成長的引擎來自供應鏈全球分工帶來的效率與價格競爭力,以及中國改革開放之後,充分利用十多億人口紅利,提供低廉的人力、土地與稅負優惠,挹注全球低價商品,壓抑了全球的通膨。這樣的全球化,台灣究竟是受益人或是受害人?持平而論,兩者皆有。在前期台灣確實受益;卻是短多長空,最終淪為重大受害人。台商初期因為在中國代工而茁壯,但此種利益無法彌補台灣因企業外移造成的產業掏空,以及三角貿易帶來的獲利滯留海外的GDP虛胖。更重要的是,中國由代工的初級產業型態,透過政府的補貼與對外竊取智財權、模仿、山寨及挖角、併購,扶植本土產業的壯大,帶動GDP快速成長,不但反過來成為台商的最強對手;更由於綜合國力大幅成長,讓中共強化了爭霸的野心,在戰略上大轉變,由「韜光養晦」步向胡錦濤執政後期的「積極有所作為」,習近平更以打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編織爭奪區域、全球霸權的「中國夢」。中共公開揭櫫民族主義大旗,經由「中國製造2025」打造製造強國,乃是重要底氣。這時中國發展高科技變成了一種打造霸業的政治性使命,而非自由經濟的產物,因此其產業愈強對全球和平的威脅就愈大。川普認知到此一威脅,因而發動貿易戰、對中國半導體進行制裁,並扶植本土產業、引導製造業回流。這是基於美國國家利益,捍衛民主與自由市場的政治性正當防衛,卻也連帶導致「全球化死亡」,而使全球供應鏈出現前所未見的新形勢。

因為全球化與建立完整供應鏈而獲益的台灣產業,面對著所謂的「全球化死亡」的試煉,如何更強大或者坐待枯萎?最近成為熱門議題,甚至認知戰標的的台積電赴美設廠,有心政客與媒體紛紛以「疑美論」質疑台積電被美國掏空,但是,台積電已經一再證明它是全球半導體不可或缺的支柱,不但美國,日本、德國也都極力拉攏,更獲得競爭對手的肯定,可見它到海外設廠,何妨不是全球化佈局的延伸?大國的招手只是印證是它們需要台積電,而不是台積電需要它們。全球化可能一息尚存,但只要台灣產業能夠打造不可或缺的價值,就具有足夠的韌性,可以應對「全球化」受到「本土化」侵蝕的大變局。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