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新年 新挑戰 新決心 新作為

新年伊始,世人在新年新希望中,也心懷著忐忑,主要是剛揮別的二○二二年,帶來諸多動盪與不安。剛過去這一年,烏俄戰爭衝擊全球,牽動能源、糧食、安全層面,何時收場仍未可知。其次,中國在習近平統治下,不斷製造麻煩,堅持武漢肺炎「全面清零」政策重創經濟,其後暴衝式的全面開放導致疫病大爆發,疫情已趨緩的各國,無不嚴陣以待;儘管經濟社會不安、民怨高張,它仍政治專斷不減、社會控制嚴厲,高調與美國爭霸,每天侵擾台灣,在東海、南海、中印邊境製造緊張,招致全球民意反感,各國關切台海和平。

經濟方面,戰爭與地緣政治對抗持續、全球供應鏈狀況未解,以致二○二二年全球通貨膨脹率達九%,美國物價出現四十年來最大漲幅,德國有七十年僅見的兩位數物價上漲。美國聯準會大舉提高利率,以抑制物價,帶動各國升息,連帶產生的美元升值衝擊全球經濟與金融。如今,物價能否回穩仍屬未知,國際貨幣基金已預言,全球將面臨二十年來最疲弱的總體經濟,有些富裕國家陷入長期不振。

情勢變化來得既快又猛,挑戰接踵而至,世人應接不暇,維持應變的韌性,成為國家社會和產業的共同期盼。三年前,國際財經界還瀰漫長期低物價的樂觀情緒,如今通貨膨脹與經濟衰退同受關注。美國聯準會甚至已打定主意,強調穩定物價是中央銀行基本職責,壓制通膨寧過勿不及,不惜付出削弱經濟成長動能的代價。

台灣經濟受外在情勢衝擊,近數月來已出現逆轉。基本上,出口導向的台灣,總體經濟表現相對主要國家呈現落後指標。從而,近數月來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工業生產、進出口金額、股價指數、景氣燈號、消費者信心都出現反轉,景氣不振之勢已然成形。更值得關注的,民生物價漲勢既猛且全面,最易招惹民怨。

有如國人所見,台灣近來出現百物皆漲景象。計程車費將大幅調漲之外,基本食材的雞蛋價格長期居高不下,有時還短缺或限量供應。對家庭主婦來說,高麗菜等菜蔬、雞鴨魚肉價格數月來攀高,即使秋冬蔬菜盛產之季也未稍降。外食族感受最深,漢堡、披薩、炸雞等速食漲風四起,便當、小吃、麵攤、自助餐價格表向上更動,食品、零嘴鮮少維持原價。物價全面上漲,薪水不漲的上班族、固定收入者、弱勢的低收入者最受其影響。

官方統計數字與庶民感受很有落差,頗受詬病。主計總處數字顯示,去年的生產者物價、躉受物價都呈兩位數上漲,攸關一般大眾的消費者物價指數漲幅卻總在三%以下。誠然,物價統計各有其衡量內涵,消費者物價也有不含蔬果、能源的核心物價與服務業類之分,但三%以下的整體數字,與現實脫節;調查方法、涵蓋細項與樣本顯待調整,而統計之外的人為哄抬、預期心理、中間剝削等根本問題,尤不能坐視。賴清德副總統元旦說,政府新年的第一個期許是「拚經濟、顧民生」,不失為貼近民心民情的務實之言。

元旦期間另一廣受關注的議題,是政府超徵稅收如何處理,即所謂「還稅於民」。繼國安會議定調,把二○二二年全國稅收超過預算數的四千五百億元分項使用,除了分配地方,中央政府所掌握的三千八百億元要用於撥補勞保及電價補貼等七項措施。蔡英文總統元旦強調,其中一千八百億元須行有餘力才研議全民共享方案,「錢要花在刀口上」。這一宣示,在台灣重個人或政黨利益甚於整體、只看短期而漠視長期效應的政治文化中,有如空谷足音,是整體而長遠考量的負責任做法。

誠然,上述宣示雖並未全然排除「普發現金」或N倍券可能性,卻與立即廣發「新年紅包」的主張不合,政治上很不民粹,沒有放煙火式的光彩亮麗,不符「皆大歡喜」的慣習,旋即招致批判;「政府大揩油」、「粉碎百姓願望」、「變相搶劫」、「超收免還」云云,不一而足。然而,正本清源,超徵稅收只是實徵數超過預算數,政府或有估算不準之失,未必顯示整體財政已改善無虞,把年度超徵稅額用於填補勞保、電價和強韌經濟等,是分清輕重緩急的為所當為。

九合一選舉失利之後,主政者面對經濟橫逆和挑戰,沒有落入媚俗的政治窠臼,值得肯定。李登輝前總統嘗言,堅強的意志與行動力是領導者所不可或缺,進行改革或面對挑戰時尤然。蔡政府如能踵繼新年展現的決心與作為,再接再厲,今後縱有諸多挑戰,台灣必將挺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