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重啟三箭行銷鳳梨釋迦

◎ 陳劍賢

自去年九月台東鳳梨釋迦,因介殻蟲無故被大陸禁止輸入,這期間農委會祭出加強內銷、外銷日本及東南亞及加工三支箭,協助釋迦農解決問題,備受釋迦農肯定,但今年又遇上暖冬,十二月的台東仍有卅度的高溫,日夜溫差大,忽冷忽熱導致落果及裂果高達三成,且轉作其他農作物比率不到五%,致價格跌至史上最低價每台斤卅元,釋迦農苦不堪言,期盼農委會重啟三支箭,行銷鳳梨釋迦。

依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氣候變化屬天然災害範圍,只要災損超過兩成,就可得到農委會現金救助,釋迦農請縣府迅即啟動調查機制,陳報農委會審查,期盼農委會早日補貼釋迦農落果及裂果的損失;釋迦農還提到仿「班班吃石斑」計畫,建議農委會試辦「班班吃釋迦」,但筆者認為只是權宜之計,治本之道還是農委會的三支箭。

台東是農業縣,農民大都以種植釋迦為生,釋迦栽植面積約五千公頃,鳳梨釋迦及大目釋迦各半,大目釋迦產季三月至隔年九月,大部分為內銷,鳳梨釋迦產季十二月至隔年三月,過往九成以上銷往大陸,每年約一萬四千公噸,年產值約十二億,因此大陸無端宣布禁入令,對台東衝擊最大,所幸農委會去年行銷三箭,解決鳳梨釋迦滯銷問題,今年是否延續辦理,抑或有其他方案,未見說明;但國人大都喜好大目釋迦(甜度較低),勉強國人接受不是長久之計,而鳳梨釋迦再嫁接大目種只是擾亂原有巿場而已,治本之計是鳳梨釋迦園轉作其他農作物,但農委會轉作補助每公頃僅十萬元,釋迦農咸盼提高到廿萬元,協助農民減輕轉作負擔。

筆者認為,鳳梨釋迦治本之道就是建請農委會今年重啟三支箭,再視這兩年國內外行銷狀況,輔導農民轉作其他,而釋迦農亦應認清兩岸現況,不必苦撐待變,適時轉作,才能解決問題。

(作者是台東縣體育發展基金會董事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