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談發行國防建設特種公債

◎ 吳哲文

由於中國社會內部壓力加劇,加上其黨政最高領導人習近平行事的非理性因素持續升高,合理預期:二十大結束後的未來五年內,中國對台興釁、甚至發動全面侵台戰爭的可能性將持續存在,並非僅二○二七年。近期美台多位文武官員,包括美國布林肯國務卿、吉爾迪海軍軍令部長,以及我方的陳明通國安局長、蕭美琴駐美代表等的發言,也都有相近的意涵。

除了各國政界友台人士的聲援以外,美國對台灣的具體支援也逐漸增強當中。由於美國國會兩院的「台灣政策法案」預期無法在本屆會期完成立法,該法案具有急迫性的部份業已增訂於二○二三年度國防授權法案修正案,其中關於軍援台灣數額的部份,更從五年六十五億美元加碼為一百億美元;近期美國行政及立法當局也分別開始研議如何強化台灣武器儲備,甚至美台雙方也開始商議合作生產武器的可能性,這些對強化台灣的國防武備、提昇台灣的續戰能力,都是相當正面的訊號。

但,台灣在國際社會支援增強的同時,也必須向國際社會展現「為自己的安全保障負起相當責任」的意志。

因此,國防部研擬延長役期固然正確,但亦應有符合現代戰爭所需的基礎與專長訓練為配套,此處仍有加強空間。再者,為加速彌補過去建軍備戰不足,並為加大增強武備及彈藥儲備財源所需,建議政府宜於美國二○二三年度國防授權法案修正案通過、確定美國未來連續五年將提供我方一定金額軍援款後,在政府尚有舉債額度的情況下,發行與美國軍援款等額的國防建設特種公債。另外也很重要的是,蔡總統在今年雙十演說提出「增強台灣社會的韌性」的正確方向,但如何從國民的抗敵意志、心防等非實體層面,以及水電通信等基礎建設實體領域多管齊下,則是政府與台灣人都必須努力的課題。

雖然國際社會已經開始正視台灣地緣政治與經濟等等的重要性,但台灣仍必須有身為自由世界抗中最前線的自覺,採取相對應的行動,以期在台海有事時挫敗中國的侵略意圖。

(作者為兼業作家,新北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