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北韓飛彈威脅 台灣要有避險措施

◎ 姚中原

北韓自九月下旬以來,頻頻試射彈道飛彈挑釁,十月四日更發射飛彈射程達四千五百公里,為有史以來最遠飛行距離,並穿越日本列島上空,引發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強烈譴責。八日北韓出動一五○架戰機進行大型空中攻擊綜合演習,南韓為此緊急出動F-35A匿蹤戰機應對;十二日再試射二枚長程戰略巡弋飛彈,親自監督試射的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感到滿意,並稱之成功展現戰術核武打擊能力。

長期以來北韓核武及飛彈發展是東北亞的最大安全問題,不僅直接威脅南韓和日美,也嚴重影響區域和平穩定及各國平衡發展。近年來北韓藉飛彈試射及核武試爆,累積彈道飛彈及核武小型化及彈頭化等關鍵技術,目的在增加國際談判籌碼,以迫使美國承認其核武國家地位,終止軍事演習及經濟制裁。

「美日韓」目前除了加強安全合作並保持高度戒備外,看不出透過外交手段有化解危機的可能;加上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向來被國際視為是「常不按牌理出牌」的政治狂人。因此在俄羅斯二月發動特別軍事行動和中國八月實施圍台軍演啟示下,金正恩是有誤判情勢並隨時發動戰爭的可能。

日本「放送協會(NHK)」日前研判,北韓十二日試射巡弋飛彈的主要標的,可能是駐日美軍基地等設施,此對日本構成新威脅。

北韓是主張「先軍政治」的威權體制國家,在國家所有事務中,以軍事工作為先,以軍事發展為重。因此研發核武與洲際飛彈便成為朝鮮人民軍的重要任務與國家使命。北韓深信只有將戰略武器視為國家的生存命脈,才能成為「核武強國」,也才能與美抗衡。根據美國國防情報局(DIA)資料顯示,北韓的洲際彈道飛彈發射能力,已可達一萬公里的射程,能打擊到美國本土,尤其是紐約市或洛杉磯等人口眾多地區。

未來平壤政府若蓄意發動戰爭,目標不論是南韓、日本或美國關島基地;規模不論是局部戰爭、全面戰爭或核武戰爭,以上任何狀況,台灣都不能掉以輕心,恐須預先做好沙盤推演並備妥避險措施。因為台灣距離北韓只有一千九百多公里,也在北韓中程飛彈的射程範圍內。

尤其朝鮮半島一旦爆發戰事,有關南韓台灣僑民、北韓流離難民、中共的反應、亞太區域安全或全球經濟影響等問題,如何因應或有效防範,都將是台灣必須面對的可能戰略風險。

(作者是前國防部戰略規劃司簡任副處長、大學兼任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