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評5645億元電網建設計畫

◎ 盧展南

遵照行政院蘇院長的指示,台電公司於303大停電後六個月召開記者會,公布「強化電網韌性建設計畫」,宣布10年投資5645億元,以杜絕單一電廠事故導致的長時間停電。

台電認為,分散工程+強固工程+防衛工程可強化韌性,也就是在短時間下因應事故及恢復穩定運轉能力。台電董事長在記者會強調本次是屬於電網投資。至於蘇院長要求的是整體供電可靠度的提升,還是電網設備強化,不得而知。

一位台電電網專業退休人員表示,一般電業慣例,必須先有各地用電負載預測;根據負載,再規劃電源;然後規劃電網;再根據電源、電網計畫之可行性、經濟性、安全性(包括韌性),重複檢討得出最佳電源電網計畫,然後去執行興建、運轉工程。本次的電網建設計畫可能是特例,但希望是經過縝密分析的結果,對未來供電可靠性是有幫助的。

台電召開記者會,公布「強化電網韌性建設計畫」,宣布10年投資5645億元,以杜絕單一電廠事故導致的長時間停電。(台電提供)

此次計畫未說明電廠在供電韌性扮演的角色,電源開發計畫(包括系統負載預測、區域預測負載、區域電源、發電配比)若能公布,才能了解若在各區域發電及負載無法做到區域平衡時,須興建之輸電線來達成供電,接著克服衍生出來可能的系統運轉問題。

台電公司曾表示,電網投資支出2020年至今年,約占整體資本支出36%~40%,代表電網投資已逐年提高,這次公布的「3大主軸、10大面向」,大部分都是目前正在進行的,較新的是「即時動態防衛」、「調度分區-精進區域調度」、「區域分散-綠能分散供電」、「廣增儲能設備」。

國外電業成立的電力調度中心(ISO或TSO)將原來各區域的電源調度與系統調度運轉集中運籌,各區域電力公司聽ISO指揮去做操作工作。以目前的再生能源佔比而言,本次的「調度分區-精進區域調度」上,台電擬將現有的六個區域調度中心要像中央調度中心裝設電能管理系統(EMS)做區域電源調度,這是否會將台電系統電源調度變得更複雜,容易出問題?

回顧近幾年的幾次大停電,與電網設備容量不足並無大關聯,大多是電廠運轉、人員訓練及軟體設施不足引起。若錢砸下去,增加及強固一些線路及變電所,就能解決大停電的問題,那麼積極一點,台灣早就沒供電問題了。

「強化電網韌性建設計畫」似乎著眼於在再生能源佔比增大(傳統機組減少)所衍生出來的系統問題。惟對諸如系統慣性低下頻率控制問題、故障電流減少的電壓控制問題、再生能源及儲能之換流器衍生的穩定度與諧波及保護電驛設計方式、再生能源故障穿越等,處理電網未來運轉問題的相關論述應再強化。因應再生能源增多的調度規則及併聯技術要點滾動修訂,以及調度及運轉人員訓練,給調度員新工具等軟體工作,希望都能包含在此次5645億元的計畫中,提高其效益。

國外對韌性的定義是「在不斷變化的條件下,系統準備、適應以及抵禦擾動的能力,並從人為事故、天然災害擾動中快速恢復的能力」。電網韌性框架應包括:準備、緩解措施、反應能力和恢復機制。台電發、輸、配電團隊可考慮:1.定義其所處環境的可能危害事件並採取必要的準備。2.事件發生前抵抗和吸收不利條件,舒緩危害的嚴重性或後果。3.擬定事件發生後須進行的反應和適應策略。4.有效率地將系統狀態恢復到可以接受的水準。

利用1999年729,2017年815,2021年513及2022年303等大停電事故,所記錄的相關運轉數據,所計算的基礎設施韌性及運轉韌性量化指標,會顯示系統的最終狀態和各狀態之間的轉換時間,這些指標可用於成本效益和規劃分析,因為它們可用於衡量所建議的韌性改進和投資的潛在收益和成本。

過去大停電事故後所做的許多承諾改善的事項,相關單位是否如期如實完成,成效在那裡?希望政府對這類電業重大投資案的效益能多加關注,以符合民眾的期待。

(作者為中山大學電機系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