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劉結一出線? 中共外交體系重組與涉台人事布局

◎ 楊宗新

中共二十大將於十月召開,外事辦主任楊潔篪因逾七旬,會後勢將退休;外交部長王毅是否接任遺缺,抑或一併退休,備受關注。在中國近年外交與台辦體系流通頻繁下,將同步牽動涉台人事。

中國在文革期間,一度曾裁撤外事辦前身中央外事小組,直到一九九八年始重新設立外事辦。首任主任劉華秋、第二任主任戴秉國,都是外交部副部長轉任或兼任,此時期外事辦主任僅為「副部級」,地位低於名列「副國級」的外交部長。直到二○一三年楊潔篪由外交部長轉任此職後,持續備受重用,甚至在二○一七年十九大升任政治局委員,重要性超過外交部長。

楊潔篪卸任後,為避免外交領導人事驟變,外事辦主任可能由已逾屆退年齡的王毅破格轉任,這將說明中共高層在外交布局上,仍將沿用現行外事辦主任、外交部長併行的「雙頭馬車」模式;但若高層不願輕易挑戰「七上八下」的升遷潛規則,則可能改以「正部級」的國台辦主任劉結一,甚或「副部級」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謝鋒接任,此時將重回過去的外交部長主導模式。

劉結一出身職業外交官,曾任中央對外聯絡部副部長、駐聯合國代表,二○一八年擔任國台辦主任,迄今四年半,恰好與王毅擔任此職的時間相仿。考量目前中國外交體系中,僅有三名「正部級」官員,其中外交部黨委書記齊玉並非外交系統出身、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劉建超則在六月方才接任,升任外交部長、甚或外事辦主任的機會,均不如劉結一。

一旦劉結一出線,國台辦主任、副主任均可能連帶異動。曾被點名入主國台辦的,包括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助理兼辦公廳主任郭業洲、國台辦副主任陳元豐,及前述馬朝旭及謝鋒。此外,國台辦副主任劉軍川,也傳出可能轉任中央統戰部紀監組長。如此看來,二十大之後,中國不僅是外交體系,在涉台體系上,也將呈現全新風貌。是否意味對台政策將有所調整?仍有待觀察。因涉台政策的大政方針,仍取決於由國家領導人擔任組長的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台辦主要工作偏重在執行面,因此即使出現大規模人事異動,對政策的影響應屬有限。

(作者為公務員,台中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